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正文

喷泉原理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探究实验原理 第3页

更新时间:2014-3-24:  来源:毕业论文

通过实验探究的流交、讨论  引导、启发、思考,学生形成的共识是:实验探究1是切入点与基础, 实验探究2、3则是喷泉实验的延伸与升华,实验探究4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实验探究5是喷泉实验的拓展与深化,实验探究6、7是喷泉原理的迁移拓展。学生经过归纳整理后体会到,不用胶头滴管也能引发喷泉实验;喷泉产生的途径有减小内压和增大外压两种方法;由液面压强差导致液体的转移和流动是喷泉现象的本质。
(四)归纳原理
通过对喷泉实验的实质、途径和方法的总结归纳得出:
喷泉实验的实质:由于液面压强导致液体的转移和流动。
喷泉实验的途径:减小内压法、增大外压法。
    喷泉实验的方法:用物理方法减小上部空间压强或增大下部空间压强;用极溶于水的气体使上部空间压强减小;用化学反应的方法产生压强差。
喷泉实验的原理:利用烧瓶内的气体易溶于水(或其他液体)而使其内部气压急剧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或其他溶液)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喷泉”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显示的是瓶内外气体压强的差异。
(五)创新运用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原文请找腾讯752018766
1、用双孔橡皮塞、两根玻璃管、装液体的烧瓶、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二氧化锰、水、 双氧水;根据H2O2 的性质设计喷泉实验。
这个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能在掌握喷泉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逆向思文认识到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了双氧水的分解(见图6),“由于瓶内氧气的生成使压力骤增,瓶中的水从尖嘴处压出,使液体由内向外喷形成喷泉”,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2、用铁架台、烧杯、双孔橡皮塞、带滤纸的漏斗、两根玻璃管、装液体的烧瓶 ,浊液 ,设计成“自动加液过滤器”。

这个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提取信息的重要性和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通过联想得出自动过滤加液的原理是;过滤时,浊液沿B管流入漏斗,当漏斗中的液面封住A管下端管口时,烧瓶成为密封装置,此时烧瓶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还要继续流出,造成烧瓶内气压减小当烧瓶内气压减小到一定时,烧瓶中的浊液停止流出,随着过滤的进行,漏斗中的液面逐渐下降,当A管下端管口又露出液面时,空气又进入烧瓶,液体又流入漏斗。
五、教学反思
1、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涉及面宽泛,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
2、以基础实验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实验关键进行讨论,促使学生理解喷泉实验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3、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乙烯与溴水的反应、红磷与氯气的反应、一氧化氮的氧化和二氧化氮的溶解设计为喷泉实验;学生通过迁移拓展提出了装置气密性检查、防倒吸装置、排水量气、排水储气等均利用了液面压强差。说明通过对实验的创新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迁移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表述能力、发散联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4、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验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为核心,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

上一页  [1] [2] [3] 

喷泉原理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探究实验原理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