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学习理论的具体教学案例
答: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文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案例:汤姆老师在他的五年级班上引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技术,这个技术是他刚从研讨班学来的。他让每门科学得很好的学生给全班同学演示一下他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玛拉是他选择的第一个学生,她站起来走上讲台,解了一道很难 的数学题,她做的很好,但与此同时,吉姆一直在和其他同学讲话,破坏班级秩序,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讲话。吉姆在汤姆老师面前总是这样,汤姆老师 已经警告过他了,这次吉姆又不听话。汤姆老师不允许他打扰另一个同学的演示, 把他带到楼道里进行隔离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玛拉解题完毕, 给学生们留 下了深刻印象。 当汤姆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上台解题时,很多同学都举手了。接下来,汤姆老师让一个很擅长自然科学的学生马克讲讲他的自然科学课题,他是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 最终建立框架的。 当马克被要求讲话时脸白的像张纸,当走到讲台边,都在发抖。马克开始说了,但他太紧张,根本讲不下去。马克是一个害羞的孩子—汤姆老师知道马克经常在很多人面前不敢张口。但是汤 姆老师想过,马克喜欢自然科学,而且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课题,他应该能够描述他的基本步骤。汤姆老师错了:马克最终还是很窘迫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而且 其他同学也表现的不敢上前给大家做演示了。汤姆老师叫的每一个同学都磨磨蹭 蹭,或者找借口推辞。之后,汤姆老师决定帮助马克恢复自尊。 他让马克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问题。他说很多学生都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他刚开始教书时也曾感到害怕。 后来 他问了马克一个关于他的课题的非常简单的问题,马克试着回答了。汤姆老师说:“非常好,马克!接下来你是怎么做的呢?你是怎样找到那些资料的呢?”这使马克受到了奖励,汤姆老师进一步训练他,称赞他的计划非常完美,并且对马克 在科学课题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表示很有信心。马克渐渐对自己的课题谈的越来越 多了,讲述 他是如何建构框架和解决遇到的每个问题。汤姆老师的策略见效了。他鼓励马克做到大声讲话,并使其他学生对他的课题产生了兴趣。
②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案例:教师在绒板左边贴9只小鸟,右边贴4只小鸟,教师先与学生一起一只一只地数,数清共13只小鸟。然后指出这样数虽然也可以,但比较麻烦,下面老师教同学们一种算得快的方法。接着教师提问:左边有几只小鸟?(9只)从右边移动几只小鸟到左边,左边的小鸟就可以凑成10只?(1只)教师移动1只后马上把左边的10只小鸟用毛线圈上,再问右边还剩下几只?(3只)现在左边有10只,右边有3只,一共是多少只?(13只)这样算快不快?(快)这时学生情绪很高,教师紧接着出示第2题:左9只小猴,右7只小猴,问你们也能像刚才移动小鸟那样,移一移小猴,使大家算得快吗?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完成后,教师以问答形式及时小结:刚才的9只小鸟添上几只凑成10只?9只小猴添上几只凑成10只,那也就是9添上几凑成10?9加1凑成10后,再用10+几的计算方法算得快吗?(快)然后教师指出遇到算9+几时,我们先把9添上1凑成10再计算比较快。这道过渡题既上承了三类准备题旧知识,又为学生理解例1做了坚实的铺垫。通过“圈10”这道过渡题的练习,启发了学生的思文,学生对“凑十”的过程与原理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教师顺利地完成例1的教学任务。对后面三道“凑十法”例题的教学起了原型启发的作用。最后通过课后“做一做”中的比较题9+1+3= 9+4= 的练习,教师再度启发:9加1再加3,一共加了几?那么9+4怎么计算?从而把新旧知识从理性上连成一体,扩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③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文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例如,皮亚杰和布鲁纳等的认知观点──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文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广为流传,都是建构主义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了解上述理论是深刻理解建构主义必不可少的环节。
案例:设计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春节要到了。每到此时,你和朋友 之间用什么来传递彼此之间的祝福?生:贺年卡、电子贺卡 师:好,我听到有同学说用电子贺卡。那谁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电子贺卡,它与普通的贺卡相比,有何优点?生1:朋友很快就能收到了。生2:形式新颖,并且网上的贺卡各式各样,不必费多大力气就能挑选到自己满意的贺 卡。生3:最重要的是大多数电子贺卡是免费的哦(笑),可以发给很多朋友。师: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亲手制作一张电子贺卡送给朋友和亲人,表达我们的心意? 生:想!但会很难吧? 师:其实我们学过画图的基本操作后,电子贺卡的制作就不是那么神秘了。这节课,我 们的任务就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画图的基本操作方法来制作一张属于自己创意的电子贺年卡。师:在制作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贺卡。教师出示几张在设计和制作上独具风格的贺卡。师:观察一下这几张贺卡,它们都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 生:文字、图片和图形。 师:用到了什么工具?运用了哪些技巧? 学生讨论。生:用“编辑”→“粘贴来源”命令插入了图片,并把“绘图工具”绘制出的图形进行了变换和翻转,还对祝福语设置了特殊字体。
这节课的导入符合了构建主义要求的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多知识进行构建,在无形中构建了新知识。由于是学生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所以学习者自己会有很的的热情,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 动建构避开传统中教师为中心注重 “教”,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 “学”。也不用 教师逼着去研究和记忆,根据教育心里学可以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果会有 很大的提高。而这样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这样的知识,不仅能更好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为学生解决即将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