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研究生就业难的心理原因探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客观上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就业体系不太完善,但研究生个人的主观因素也对就业难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造成部分研究生就业难的心理因素。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心理因素
每年的五、辣月份,都是毕业生们心理波动比较大的时期,一些同学已经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但仍有许多还处于选择或寻觅阶段。由于快临近毕业了,所以许多尚未找工作的研究生们就很着急,心理上承受着很大压力,变得焦躁不安、爱发脾气,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自己或他人的正常学习、生活。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大高校中都有体现,不论是重点院校还是一般院校。为什么曾经是“皇上的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近年来也面临如此严峻就业的形势,而且还愈演愈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一些客观原因,比如:我国就业体系不太完善、全球经济不景气、机械自动化导致人员需求量减少等原因之外,还有许多主观上的因素在起作用,下面就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一下。
一、部分研究生就业时存在的心理误区
(一) “一步到位”的择业心理
在“跳槽”不足为奇的今天,一些研究生仍然认为找工作就要一步到位、宁缺勿滥,因为这是人生一件大事,甚至是“终身大事”,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自己一生的发展。所以为了找到理想的职业,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结果往往会出现与自己的理想期望值相差甚远的情况。这在那些不想再继续深造的同学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就要服务终身,一旦稳定下来,就再也不挪窝了;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即使在家闲待着,也不愿违心就业。这类同学择业心理一般比较保守,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近几年人才流动制度改革的变化,没看到新型的择业观已经在社会中渐渐形成,没发现许多人才也是通过多次选择,才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能的岗位。因此,最终导致自身资源的浪费。
(二) “高不成,低不就”心理
一些同学自我意识过高,认为自己是研究生,掌握了比大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工作也一定要比大学生们找的强,这样才能心理平衡。另外,自己上研究生期间还花费了很多钱,这些比只上大学多出来的花销,也应算在找工作时所要求的薪水范围之内。由于这些原因,就导致他们对工作待遇的期望值比较高。找工作时职位低、薪水少的岗位,一般都不愿意接受,而那些自己喜欢的职位高、薪水多的岗位,往往不青睐自己,因此只好暂时待业。这种现象在一些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中尤为突出,他们基于自己的心理优势和优越感,不愿意委身下嫁。如,北京某名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些研究生表示,对于薪水的最低要求为5000元/月。理由是:本科毕业时,自己的同学都能拿到4000~5000元的工资。现在虽说IT型也不太景气,但形势再怎么不好,考虑到自己投入了三年的时间和精力,交纳了一万多元学费后,如果连当时本科毕业就业时的薪水水平都达不到,觉得很难接受[1]。因此,薪水低的单位一概不考虑。相对而言,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没有这些优越感,甚至还有些自卑感,因此,在选择工作中往往就更加务实,成功的机率反而较高。
(三) “喜大化”心理
研究生“喜大化”心理比本科生更普遍、更强烈,追求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往往喜欢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不管那个地区是否人才饱和。比如好多人喜欢往北京、上海、大连和其他一些沿海城市发展,宁愿做个打工仔,也不愿意去其它地方。如一位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说:“我根本没有考虑过毕业后工作是否专业对口、薪水高低,只要能在这个城市留下来,有了北京户口,我就心满意足了。”而像西部或经济不太发达甚至落后的地区就很少有人考虑。由此,便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落后的地区越招不到人才,越招不到人才就越落后。据统计,2001年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研究生在北京、上海、广东就业者占42.47%,而流向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研究生明显较少。根据浙江大学对2000~2002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的地区流向情况进行的统计表明,毕业后到杭州、上海、北京和深圳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70%左右,如果再加上其它沿海城市,估计到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的人数至少占毕业生总数的80%左右[2]。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失衡使得研究生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难度也比其它地区更大。
还有许多同学择业时认为公司或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因此专选规模较大的一些企业,认为他们经营失利或倒闭的可能性小,自己失业的概率也小。其实,企业规模大小与企业经营的好坏是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起决定作用。个体应当看到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与综合实力,同时也应看到企业与自己专业的关系。如果自己本来学的是采矿工艺专业,却非要就业于大型制药企业,恐怕施展才能的机会就会少一些,不如权衡企业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客观的选择。
(四) “自我宝贝”心理
目前,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学生自己的错,应试教育和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也有责任——把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忽视了对学生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当找工作需要独自面向社会的时候,困难和挫折都让这些身在温室的“宝宝”难以接受!比如,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平时也不怎么和人交流,找工作的(下转第167页)(上接第154页)时候,也不好意思主动与用人单位打招呼;面试的时候,还没说话就脸红、紧张。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这也是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其次,某些研究生缺乏团队意识。做事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考虑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想。有的人表现得自私、自我,甚至是自我封闭,在集体中也不能很好的与大家合作。而绝大部分企业都特别注重团队精神,并作为是否录用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能适应团队生活的人也不会受到各单位和企业的青睐。
(五) 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与强求实惠的心理
一些研究生在求职时,过于强调专业对口,凡是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一概拒绝或置之不理。这种缩小就业面的做法,无形中使自己错过了许多选择的余地,人为地增加了就业难度。
与之相对的是,还有的同学择业时过分注重实惠,而忽视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他们把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放在第一位,最关注的是报酬多少,工资待遇如何,而不管专业对口不对口,不考虑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有些人把“理想,理想,有利才想;前途,前途,有钱才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有的甚至说,只要钱挣得多,干什么都行[3]。在这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心态影响下,即使找到了相应的工作,以后也往往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辣) 盲目攀比的心理
攀比的虚荣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心理。某些研究生评价自己的价值能否得到承认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互相攀比,在找工作时就表现为:比较周围的同学哪个选择了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单位,哪个同学去了大城市或高层次部门。他们在心理上总抱有一个念头就是“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尤其是学习稍好一点的学生更是如此,觉得自己就非要找一个和他一样或比他好的单位,否则心理就不平衡。这种盲目攀比,不仅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了很大压力,还会产生嫉妒、抱怨等心理,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还导致他们择业时很少从自身实际出发,忽略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忽略了自身的能力,使就业难度大大增加。
(七) 从众的心理
从众心理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这在求职者身上也常出现。有的研究生就业时盲目随从,缺乏独见。这些人一般受暗示性强,易受他人干扰。选择工作单位时,常随波逐流,看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也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结果,人云亦云,盲目跟着大多数人走,不仅忽视了自己的特长,丧失了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而且这种逼着自己和别人同走独木桥的方式,在择业时往往会受挫。
二、结语
面临“就业”这一生活中的大事件,研究生个体产生消极的心理是正常现象,虽然有碍于择业,但只要及时调整自己,打破自身存在的传统就业观念和不良心态,理性地分析自己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求职的期望值,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顺利度过择业阶段。
参考文献
[1]阿平.部分高校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J].人才市场,2003.
[2]林玲,黄争舸.当前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剖析及对策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3]朱忠厚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部分研究生就业难的心理原因探析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