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正文

尝试小组探究  打破思文定势

更新时间:2014-9-14:  来源:毕业论文

尝试小组探究  打破思文定势
④融合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组探究活动中,师生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课堂上单一性,有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指导设计方案去解决问题的活动,也有学生即时提出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见解与教师探讨的活动等等;在师生信息交流中,培养了学生与教师有相互合作精神,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了,彼此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又可以促进活动继续开展及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小组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和检验本次小组探究式教学的成效,我设计一个学生调查问卷,分别于课前和课后进行全班学生(52)人调查统计(见下表),表明小组探究式教学在复习课中实施的效果是非常明显。
 课前 课后 课前 课后 课前 课后
自然科学 特别喜欢 一般 不喜欢
 11 23 29 26 12 3
知识的理解 透彻 一般 不透彻
 8 19 20 28 24 5
知识的掌握 牢固 一般 不牢固
 7 14 17 26 28 12
①优化课堂结构,促进自然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此项教学活动,37%学生反映更深刻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8%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含义,实际上相当于一节有关欧姆定律各种变成计算的习题课教学,这是对已往知识的联系和提炼过程。同时为电功和电功率的复习打下了伏笔,这又是一个拓展过程。
②培养学生兴趣,增强探究意识
“基础丙组”的几位同学,是班级的后进生,对自然科学无兴趣可言,但本次活动中,经过多次连接和摸索,终于完成了“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我有意识地由他们介绍摸索经验,使他们很有成就感,课后要求多上这样的课,激发了学习兴趣(由课前无兴趣率23%下降为6%)。而“提高丙组”的几位同学讨论后提出用电压表测量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因其电流I=2A,则R=U/I即可。我没有表态,由班级同学讨论,然后要求他们课后设计实验来检验各自的观点,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4、本次小组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组内分工不明,过程混乱
“提高乙组”的同学其实较早设计出方案,但由于同学相互争着连接电路,致使进程缓慢,在同类各组已完成实验时仍未完成电路连接,此时埋怨、打击组员的说话屡见不鲜。因此活动前必须有周密的安排。
②对后进生考虑不周
“基础组”的成员几乎为班级下游水平的同学,他们的成绩和动手实验能力比较差(但探究兴趣较浓)。只有丙组同学较好地完成“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而甲乙两组在老师指导下,经过多次连接,才基本完成。可见在安排分组时,不能一味任学生自主,应当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一此必要的穿插,以利于带动后进生的学习。
③对学生的实际能力估计不够全面,探究意识不够强。
我原以为“创新组”同学的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应该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只有“创新甲组”完成,而乙组则在甲组影响下才完成,同时“发展乙组”较早地完成,但没有提醒他们继续探究。因此平时教学中宜加强训练学生的思文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实践证明,在初三复习阶段实施小组探究教学模式是比较可取,它是可以改变以往教师讲得多,讲得枯燥,学生学得吃力的现象,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思索、分析和创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能力素质的培养。当然它也不是“灵丹妙药”应当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有选择地综合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蔚青.物理教学中学生发散思文的培养与训练[J].中国教育学刊,2004(2):55-59
[2]韶关市教研室.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及其纠正策略[J].学科教育,2004(2):24-27
[3]张宁.物理学科活动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http://www.21cae.net

上一页  [1] [2] [3] [4] 

尝试小组探究 打破思文定势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