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正文

走出科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第2页

更新时间:2014-9-14:  来源:毕业论文

走出科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第2页
[案例二]
王老师通过分橡皮泥,分得越细越好,分到最后会怎样的问题,引起学生争论,从而进入课堂教学。
师:原子究竟能不能再分,应该通过什么办法来知道呢?
生:实验
(活动:桌面上小钢球滚动去撞击铅球和乒乓球)
师:仔细观察钢球滚动路径有几种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运动?
生:小钢球如果没有撞到铅球和乒乓球就会沿原来运动方向直线运动;如果撞到乒乓球,照样沿原来方向直线运动;如果撞到铅球就被反弹回来或发生偏转。
师:小钢球撞到铅球和乒乓球上路径为什么不同?
生:铅球质量大,乒乓球质量小。
(课件演示α粒子轰击金属板,并猜测原子的内部结构)
[反思]
与案例一相比,王老师的引入更直接、更简便、更有效,看似普普通通,但他所设计的活动情境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较好地突破了猜测原子内部结构这个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粒子撞击后轨迹变化的原因,达到外化活动激励促进内化需求的目标。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是为学生认知的需要而创设的,是在学生思文的活动中自然生成的。这样水到渠成,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原子内部的结构,并了解到原子核质量大但体积小、电子质量很小。从而达到动手、动口、又动脑,这样的活动情境才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情境创设——莫过多利用事故,应正面教育为主
目前,很多教师喜欢在课堂教学或试卷练习中,利用各种的事故作情境。如某地发生氯气泄漏导致数百人中毒、某地又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导致多少人丧生、某校有多少人食物中毒、“非典”肆虐夺去多少人的生命、某学生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爆炸而受伤……此类负面情境比比皆是。我认为,教学中不应过多的利用事故作情境,如果我们一味追求情境的创设,过多的利用负面素材,就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抹上阴影,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非常可怕,到处充满危机。我们更不能过多地强调实验的危险性,否则,学生会因害怕而不愿动手,觉得科学是很危险的,容易“望虎生威”,从此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其实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积极的情境可以利用,干嘛非要给学生当头一棒,在他们的脑海里烙上不良的印记呢?我们应让学生懂得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明白学习科学知识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体会到不学科学可能会影响自身的生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教育作为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有引领受教育者找寻生命意义、促进个体生命质量提高的任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走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应该真正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更好地担负起教育的神圣职责和伟大使命。
三、情境创设——莫照搬生活,应提炼整合
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课改强调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地取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悬念的生活情境,为理论与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但是有些生活情境创设的案例值得商榷。
[案例]《光的反射定律复习课》
师:学校外面的路面怎么样?
生:坑坑洼洼。
师:下雨天,路面又会怎样?
生1:泥泞不堪。
生2:很潮湿。
师:还有呢?
生:(面面相觑)
师:是不是有很多积水?
生:是
表面上看,这个情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实际上,将生活情境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来,过多的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学生不知所云,教师不得不自己告诉学生路面有积水,结果只能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程。要知道科学问题不等同于生活问题,生活情境创设并不赞同于再现生活现实。生活情境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有明确的指向,集中地体现相对单一的课程内容,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利用生活情境时应进行必要的整合,适当的提炼,以利于课堂的高效学习。
[案例] 《质量的测量》
师:出示一枚小铁钉和一枚大铁钉,它们由什么组成?
生:铁
师:这两枚铁钉都由铁这种物质组成。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一大一小
生2:一轻一重
生3:一个所含铁多,一个所含铁少
师:大铁钉所含铁这种物质多,小铁钉所含铁这种物质少。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叫质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走出科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