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正文

汉魏晋散文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更新时间:2014-10-21:  来源:毕业论文

汉魏晋散文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汉魏晋时期,我国的散文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出现了一系列的散文形式,如赋、史传散文、政论散文等,可谓百花齐放。而且造就了一大批为后世所敬仰的散文大家,如贾谊、司马迁、扬雄、陆机、陶渊明等,他们的作品成为光耀千古的文学典范。汉魏晋散文有什么特点呢?应该说不同的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阅读的时候也要注意不同的方法。
汉魏晋三朝是我国散文大发展的时代,不仅出现了赋、史传散文、政论散文等多种散文样式,还出现了诸如贾谊、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曹植、陆机、陶渊明等许多散文大家,并对后世的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结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4篇散文,简要谈谈汉魏晋散文的艺术魅力。
政论散文气盛恢宏
西汉前期以政论散文为主流。其形式主要是书、疏;中心论题是总结秦王朝覆灭的教训,为新王朝提供统治的良策。且表现出三个显著特点:①注重具体实际的政策方针;②继承了战国散文纵横驰骋的气势,又具有战国散文所缺少的整饬谨严的风貌;③具有恢宏的气度和积极的热情。代表作有《过秦论》、《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狱中上梁王书》、《报任少卿书》等。贾谊是汉代政论散文的代表。
贾谊的政论散文,对秦汉之际的历史,以及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问题,都提出了尖锐而深刻的看法;痛陈诸侯分封之弊,提出守边、备战、贵粟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文章洋溢着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表现了政治家的气魄和历史家的睿智,同时充满热情,富于文采。其作品“皆为西汉鸿文”,“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过秦论》是他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其主旨如题目所示,是论秦政的过失,这是西汉前期政论散文集中讨论的问题。上篇竭力夸张秦国力量的强大,和一朝败亡的迅速,以强烈的反差,突出“仁义不施”则必然败亡的道理。文章多铺张渲染,气度恢宏,有战国纵横家文的遗风。中篇和下篇,提出秦二世和子婴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挽回败局,实际是比较具体地提出了西汉王朝应该注意的政策。
这篇散文充分体现了西汉政论散文的特点:①构思奇特,以摆史实作论,只在最后一句画龙点睛提出论点。②以高度概括的笔墨铺排史事,赫赫有势,有战国纵横家铺张扬厉的风貌。③以气运辞,重在文章气脉,高屋建瓴,一泻千里,奔腾有势。④文字整丽迭荡,然长短错落,统以神理气势,不呆不板不涩。文章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陈述己见,用历史上兴衰之迹深刻对照现状,颇有战国策士议论纵横之余风。受辞赋的影响,文章讲究对偶排比,有明显地逐步骈化的趋势
东汉的政论文继承了西汉政论文富于批判精神文风,唯文采气势稍逊而已。著名的有桓宽的《盐铁论》,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等。
史传散文雄奇疏荡
汉代的史传散文是我国散文发展的里程碑,代表作有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它们直接继承先秦历史散文文史结合的优良传统,而在文学性上则有更大的发展。
《史记》是史传散文的典范之作,它使汉代散文发出了耀眼夺目的光辉。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间三千年的历史大事,书中以人物为记叙的中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开创了我国正史的写作体例。语言以散为特色,少至一字一句,多至十字、二十来字一句。错落有致,含有诗意美,内蕴感情丰富。《史记》“识深、事富、词丰、情浓”,结想不凡,下笔无拘忌,高屋建瓴,大气磅礴,苏辙称之为“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在雄奇遒逸中疏荡有韵致,摇曳多姿,成为美文。鲁迅极言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
“鸿门宴”共一千五百字左右,是楚汉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回合。是《项羽本纪》中最精彩段落,也是《史记》全书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片断,高度表现了史传文学描写技巧。
人物的个性在鲜明对比中给人以强烈印象。如鲰生(浅陋寡识的人)与张良:鲰生稚见浅识,张良远见卓识;刘邦与项羽:刘邦的精细多疑,项羽的粗率无心,相衬益彰等等。在相互衬托中显示人物的个性,是《史记》常用的也是成功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还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物在紧张的斗争中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在樊哙闯军营一节里,作者以酣畅的笔墨将樊哙的形象凸现在纸上。樊哙一句“臣请入,与之同命!”显示不畏牺牲的英勇气概。他携剑举盾闯军门,两边卫士交戟阻挡,他“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显示出力大异常。他披帷而入,面对项羽而立,双目圆睁,头发直竖,目眦尽裂,暴烈的性格、咄咄逼人的怒相,鲜明如画。樊哙的非凡形象引起项羽的喜爱,呼为壮士,赐酒赏肉。一斗酒,立而饮之,一条生猪腿,以盾为砧板,以剑为刀,切而啖之。项羽问他还能饮否,他毅然答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无畏之气,直干云霄。对樊哙形象的描写,浓墨重笔,愈涂愈浓,是《史记》中刻画人物的传神笔墨之一。
鸿门宴上斗争尖锐,矛盾复杂,作者写得井井有条,波澜起伏,前后相因,腾挪跌宕,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动人心魄,有强烈的引人力量。刘邦谢罪,项羽留宴,矛盾似乎解决。范增“数目”并三次“举佩玉玦”,而项羽不应。这是第一波折。范增又出召项庄舞剑,刺杀刘邦,项伯亦以舞剑遮护刘邦,惊险之状得以舒缓。这是第二波折。在和平宴饮中闪烁着刀光剑影,在轻松的形式下寓藏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形成一种奇异的美学境界。张良召樊哙,樊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使局势缓解。情节由高潮而结局。逃宴,留谢,虽系尾声,但也紧张复杂,作者用两条线索揭示事情的发展。一是刘邦线。刘邦看出形势的紧张,借口如厕,将樊哙召出。项羽也派陈平催刘邦回席。刘邦、樊哙、张良商议决定,刘邦轻骑简从由小路还营,留下张良和带来的礼物返席周旋;二是项羽、范增线。以对刘邦逃归的不同态度,收结杀刘、纵刘的矛盾。鸿门宴的结局,项羽失败,纵虎归山;刘邦胜利,终脱虎口,摆脱了目前的危机,取得了积蓄力量东山再起的资本。
《汉书》承继了《史记》,也有所创新,创造性地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传中,变《史记》的“书”为“志”。《霍光传》、《苏武传》,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结构严密,足可与《史记》媲美。在语言运用上,受辞赋的影响,讲究藻饰,颇有严整之致。
辞赋散文华美清新
赋是汉代富有特征性的文学形式,历来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并称。赋从楚辞演变而来,以散文来记叙,以韵文来描写,韵散相间,介乎诗与散文之间。汉赋的形式多为散体大赋,其内容大多描写都城、宫苑、游猎、建筑等。基本特点有:一是以宾主答问的方式来写,作品中出现的均为寓言式人物;二是运用排比铺陈、夸张渲染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事物,面面俱到,极尽形容之能事;三是词藻华美而丰富,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四是体制宏伟,篇幅庞大,一般都在千言以上。另外篇末常有讽谏之意。著名的赋作有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
魏晋时期,辞赋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首先表现为由两汉时期以铺写京都、宫殿、苑囿、田猎为主的“体物”大赋,逐渐变为抒情小赋,并且朝駢化发展。其次作品内容也发生变化:题材进一步扩大,抒情、说理、叙事、登临、伤别等,无一不可入赋;加强了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强化了抒情色彩。代表作品有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潘岳的《西征赋》、陆机的《文赋》、郭璞的《江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闲情赋》、《感士不遇赋》等。
陶渊明是晋代重要的散文家,文章自然淡泊而内涵丰富,用山水田园、人情物态的描写,代替了魏晋间的玄学佛理的空谈。他的辞赋《归去来兮辞》最为著名。
《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在彭泽令任上决心辞官归隐之际。作品描写了退隐田园时的愉快心情和隐居生活的乐趣,说明归隐的原因是“世与我而相违”。“舟超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想象归途中的自由无羁、轻松愉悦,令人心旷神怡,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赋以清新流利的语言描写了清幽恬淡的生活,抒情色彩浓厚,富有诗意,同时又充满了哲理的内涵。“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写景之笔,非常形象地体现了自然界自生自化、充足自由的灵韵。在艺术上已是炉火纯青,难怪欧阳修赞之:“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魏晋散文清峻隐逸
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是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散文,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重视作家情感的自由抒发,而且努力探索了散文的表现形式,散文逐渐走向駢偶化。
    魏晋时期,儒学衰微,道家、纵横家等重起,学风和士风渐趋通脱,因而多“清峻、通脱、华美、壮大”之文。这时期的散文,首推曹氏父子三人:曹操的《求贤令》等文,清峻通脱,质朴简约;曹丕的《与吴质书》等书札,清丽绰约,富于情意;曹植的表章多有哀怨,书札(如《与杨德祖书》)情浓词美。“建安七子”也各有所长。西晋时期的散文走向駢偶化了,文体也越来越多。陆机被认为是駢文的奠基者,《豪士赋序》等能把说理与抒情结合起来。语气已趋凝重,显示出着意锤炼的痕迹。
东晋散文受风流名士的清谈和隐逸之风的影响,一般清新流畅,自然朴素,大都着意于真实性情的流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晋人的简牍短札,语言质朴意味隽永,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王羲之所作杂贴,往往寥寥数行,随意挥写,而自然有致,代表着辣朝简牍的最高成就。著名的《兰亭集序》一文,笔势飘逸,情旨高妙,风格清淡,更为后世所称道。 
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会于会稽兰亭,临流畅饮,赋诗抒怀。《兰亭集序》即为此而作。序文记述了宴集的盛况,并即事抒怀,对人生聚散无常、年寿不永发出深沉的慨叹。通篇着眼于“生死”二字,虽情调有些低沉,却表现了时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文章虽大体骈偶,但清新疏朗,情韵绵邈,以朴质平淡的语言直抒胸臆,于苍茫慨叹中,自有无穷逸趣,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
1.政论散文。西汉前期,主要是政论散文为主。政论,即论政,通俗理解就是总结前代王朝兴衰的历史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同时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良策。主要特点是构思奇特,以史实作论据,提出的政策切合实际;积极性非常高,论述有气势,纵横捭阖,高屋建瓴,但是又非常的严谨,逻辑性很强;中心论点往往出现在文末,卒章显志;文句长短结合,形式自由,既整齐但又不呆板。例如贾谊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通过评论秦始皇,综论秦统一天下及迅速灭亡的原因,刺秦之灭是由于“仁义不施”,同时反对滥施刑罚,“雄直之气,汪洋如万顷陂(湖塘),一泻而下”,“过秦”的目的实是“过汉”,表达的是对汉朝政治的批判。阅读政论文要注意文章的结构特点,即一般先叙述史实,以史实作为论据,观点贯穿在史实当中。所以要先从史实中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不过要注意的是,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是对史实的概括,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所以不必过分追究史实的可靠性,重在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历史观点。而且政论散文往往采用对比论述的方法,用前朝史实比照当下史实,指出当今的不足。对比的作用自然也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史传散文。以人物传记为主。主要特点是生动感人,以事件突出人物,以人物反映事件,描写细腻;人物形象众多,个性鲜明,类型丰富,栩栩如生;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焦点,使各种人物都依据自己的立场、自己的行为习惯与智慧去紧张的活动,各显本色,彼此对照。

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当然首推司马迁的《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涵深刻,评价公允,堪称正史的典范。后来的《汉书》承继了http://www.751com.cn/《史记》的特点,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结构严密,语言严整。

读史传散文,要通过对比手法,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如项羽的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刘邦的平易近人、阴狠猜忌;分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研究史传的叙事艺术,尤其是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注意探究事件的因果关系,把握历史事件的决定因素。把握刻画人物的手法,尤其是对比衬托的手法。例如巨鹿之战,从侧面展示出项羽的将帅神威。

3.赋。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赋主要是以叙事状物为主,内容大多描写都城、宫苑、游猎、建筑等。如杜牧的《阿房宫赋》。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辣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形式上,以宾主答问的方式来写,作品中出现的均为寓言式人物;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运用排比铺陈、夸张渲染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事物,面面俱到,极尽形容之能事;可以说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点。学习汉赋,最主要的是抓住修辞手法,如夸张、排比、对偶等,分析语言的特色。

4.魏晋散文。魏晋散文主要特点是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重视作家情感的自由抒发,散文的表现形式多样,而且逐渐走向骈偶化。文风清新流畅,自然朴素,大都着意于真实性情的流露。对人世多有思考,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读魏晋散文,要深入分析文本的人文内涵,即对人生、宇宙的思考,把握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语言上,注意朴实清淡的文风,句法上注意分析骈散兼有的句式。

汉魏晋散文的特点及阅读方法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