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中的中学语文论文
1.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挖掘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作为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其中含有作者的智慧、人生经验和情感。并且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经过精挑细选而确定的,大多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成为典范及精品。同时在语文教学大纲当中也明确指出,所选的课文内容应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此,教师可从语文教材当中进行情感的挖掘。这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分析,理解课文当中表现出的真、美和善,将课文当中的情感因素找出,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体现出的情感进行感受,并置身于作品所展现出的情景当中。同时,为更好的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师应将作品中的客观世界转换为自身的主观感受,将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和语言,生动的展现作者的情感,缩短学生与教材及时空之间的距离。例如,教师在进行《最后一课》的相关教学时,文章体现出较强的画面感,教师可采用生动的语言及课文中的配图展现各个人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让学生逐步的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其中,该课文主要体现的是爱国情感。教师应对写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国家对于个人的深刻含义,产生共鸣,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2.在中学语文中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贯穿有各种意境。而意境体验往往又是激发情感的较好方法。为此,教师可对其进行充分的应用,将情感氛围的因素调动。教师可结合实物演示,或是通过挂图、音乐渲染、朗读、挂图,以及现代电教方法和多媒体等各方面的应用,进行各类情境的创设,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尤其是通过播放录像和录音等,能够促进教学的形象性,让学生能够调动各个感官,并融入到情境当中,感受作品人物及作者的真情实感。例如,在进行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学时。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详细的介绍周总理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之后为学生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学生通过低沉压抑的声调,以及令人动容的画面,能够产生怀念、悲痛和敬仰的情感。然后教师应借助其意境,为学生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境视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将学生对周总理的哀悼情感发挥到极致,并对周总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达到教学的目标。
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介绍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培养学生的情感
大多作者在写文章时均怀有较深的情感,怀有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感,并对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教师应将作者的情感转换成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激发出效仿的欲望。在具体的教学中,可在课前让学生到图书馆或是通过网络完成相应资料的查找,对作者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等进行了解,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置身于作者所处时代当中,对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进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看其是否需要进行作品背景的介绍。且部分文章应对其时代背景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在进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对当时南宋所处的境地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面对岌岌可危宋朝的焦虑情感。让学生深刻体会文天祥将所有家当捐给国家做军费,并组织军队奋勇杀敌的爱国情怀。进而向学生灌输“天下http://www.751com.cn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为进一步的深化文章主题,教师还可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让学生讨论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方式。但对于部分文章,教师应对作者的生平进行详细的介绍。如《涉江》,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屈原两次被流放的事件,以及不与奸臣同流合污、保持高尚品质等,尤其应突出其被流放的原因为被奸臣陷害,激发学生对屈原的敬仰及同情之情,以及对昏君及奸臣的憎恶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在中学语文中融入名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材当中的名词名句大多为作者情感表达的极致,从中能够分辨出喜恶与爱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让学生进行名句的摘录,并看其准确性及完备性,通过学生的深入了解,激发其情感。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中蕴含的深远意义进行探讨,学生能够被作者以国家的富裕及发展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教师可借助该文章对近年来的爱国人物进行介绍,如孔繁森,让学生知道爱国不分年代、不分方式,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代均具有自己的爱国方式。通过对名句的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把握好文章的主旨,并拥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对于语文教学极为有利。
综上所述,情感教学贯穿于语文课程的始终,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促进素质教学,应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应用中,需逐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