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套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作业系统的描述归纳与比较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可以据此认为,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落实语文实践效果的同时,设计科学适当的作业是体现与落实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学生语文应用实践的必要手段。因此,本文期望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业系统设计进行描述归纳和比较分析,来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科书阅读部分作业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一、描述与归纳
(一)人教版
G311YA01.jpg
(二)语文版
G311YA02.jpg
(三)苏教版
G311YA03.jpg
二、比较分析
由“描述与归纳”部分的图表可知,三套教科书阅读部分的作业设计有着非常明显的共同点——比较注重文本的解读。编制者们均十分注重让学生通过解读选文,提高理解鉴赏的能力,锻炼思文能力,并且希望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让文本的育人功能尽可能大地发挥出来。但是,三套教科书阅读部分的作业设计又有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http://www.751com.cn 1.设计思路的不同
人教版作业题设计依然是一课一练的形式,对每一篇选文都设计了三到四个问题,从单元来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语文版的作业题设计同样为一课一练的样式,但是其很明确地将作业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理解鉴赏层次和拓展应用层次。也许,在人教版的作业中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层次,但是其标准是含糊的,不像语文版那样既明确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苏教版的作业题设计思路同以上两个版本的教科书都不同,原因是这套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本身就有着比较强的“个性”——专题编排模式。由于该教科书的编制体系和其他两种有着较大的区别,采用的是专题模式,编制者比较重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所以他们在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着眼于学习过程的结构方式,明确提出了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建议。因此,其针对每一种学习板块的作业设计都是不同的,是各有侧重的。其中的“文本研习”的作业设计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问题探讨”则着眼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文和批判意识;“活动体验”则是期望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
2.作业题设计的理念有着一定的区别
人教版的作业题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作业题设计中较少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那种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的题目相对较少。比如:第五册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后的作业题2:
金圣叹有评语说:“阁子背后听四个人说话,听得不仔细,正妙于听得不仔细;山神庙里听三个人说话,听得极仔细,又正妙于听得极仔细。”结合小说的描写,谈谈你对这个评语的理解。
以及《边城》一课后的作业题1:
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你能否从小说中所表现的质朴的人物性格、古老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印证一下作者的话呢?
表面上看两个题目均提到了“你”以及“你”该做什么,但实际上,“你”也就是学生要做的仅仅是一个比较机械的任务——寻找答案来“理解评语”(而非文本),来“印证”作者的话(而非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题目设计显然未曾考虑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自主性,也未能考虑到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难以穷尽解读的可能性。编制者似乎在有意无意之间为文本解读制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某个有名的评论者的说法或者作者自己的话,或许他们希望能以此来避免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误读”或“读误”,但标准的制定更有可能限制了文本解读更多的可能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文能力的提高。而语文版和苏教版在作业题设计的理念上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样的问题,编制者比较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他们期望能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对话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文本作出自己的解读,教师在学生的解读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进行纠正,以保证解读的合理性。比如:语文版教科书第三册第三单元——“司芬克斯之谜”中的《山地回忆》(孙犁)一课的作业题1:
孙犁先生曾说过:“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写真善美的东西是孙犁作品的一大特色,比如他的《荷花淀》写战争场面也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不像我们通常看到的那样血腥残酷。本篇课文写的虽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生活的片段,却也洋溢着一种温情,让人眷恋。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链接”中孙犁的回忆文章,分析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这是不是“回避现实”呢?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以及《百年孤独》一课的作业题1:
你怎样理解布恩蒂亚这个人物?
同样是对小说的解读,也同样涉及作者自己的看法,但语文版的编制者却能将题目设计得比较开放,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只是这种“交给”是比较谨慎的,因为从题中我们还是看到了编制者的暗示:“结合‘相关链接’中孙犁的回忆文章,分析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这是不是‘回避现实’呢?”学生在这样的暗示面前,可能会相对容易选择这样的回答——“不是回避现实”。所以,可以说编制者的“交给”是比较谨慎的,并没有进行“颠覆性”(此处的“颠覆”意指对过去那种标准化阅读作业题而言)的设计,但至少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编制者的意图。苏教版教科书的作业题设计较之语文版更为开放,也更加大胆。比如:第二册(编制者称为“模块二”)中的包含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方式的“和平的祈祷”专题,其第一板块“遭遇战争”(选文是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和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其“文本研习”作业题4的设计是:
《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有许多描写画面感很强,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选择你认为比较能把握的一些内容,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分镜头,和同学交流。
第二板块“黑暗中的心迹”(选文为《安妮日记》),其“问题探讨”的作业题1和2的设计是:
(1)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她的日记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安妮说:“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人类制止或消灭战争的途径是什么?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认为它“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第三板块“历史画外音”选了两组摄影图片,其“活动体验”的作业题1、2的设计是:
(1)就一个时代而言,一幅照片所反映的内容是很有限的,但它记录的历史真相发人深思。第一组照片都表现了战争的苦难,和同学交流面对照片时的感受,对这些照片发表你的评论,说一说它们是从哪些角度记录战争苦难的。
(2)摄影图片记录的虽然是瞬间,也能反映重大主题。比较、综合两组照片的内容,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你对摄影图片取材、画面构成的认识。
我们不难看到,编制者十分重视“你”,重视“你的看法”“你的理解”“你的选择”等。在此,学生思考和选择的自由程度是比较高的。
三、小结
从阅读部分的作业题设计来看,人教版的设计与其他两个版本显然存在着观念上的差距,或者说,人教版的编制者努力尝试着改变以往的那种比较陈旧的观念,期望在新教材中体现自己的新理念,但是,传统总是固执地占据着思想的一隅,难以完全清除。而语文版和苏教版的编制者便显得彻底得多,他们比较透彻地了解“对话”理论,并将之运用在作业题的设计中。“对于学生来说,其对话的伙伴应该有文本、教师、作者、同学以及和言语活动有关的所有的自然与人事,而在与他们的对话过程中,无不内化为与自我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也由于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和思想的碰撞,双方都有输出、有吸收,有肯定、有否定,有再现、有创造,有理解、也有存疑,所有的这些,都是收获。”因此,在作业题的设计中,应该让学生相对自由地去感悟去体验去“对话”,应该给他们足够的思想的自由,质疑的自由,重点应该是在对话中生成合理的“结论”,而绝非在文本中寻找现成的答案。
对三套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作业系统的描述归纳与比较分析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