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好有效练习的一些策略
(一)、有效的练习要紧扣教学目标,选择练习的内容与数量应凸显精致
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每节课总要由师生确定一项或几项具体的教学任务,就是说,要明确大家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去学?任务或目标应该是具体而科学的,是合理的要求,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这样的任务与目标适应学生知识能力准备基础的,是学生感兴趣、有挑战性的,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也不应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只有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因此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事先设计出各种任务,明确学生要解决的问题,要能分辨得出富有启发性、代表性的练习题,并作挑选、要从合理安排习题框架开始,也就是要研究学生目前的知识背景,寻找到学生有能力去完成的试题例题来进行当堂测试。
在练习时间上的安排十五分钟左右的练习时间最佳。由此可见,对于课堂时间的安排会令老师捉襟见肘,既要保证课堂内容的完成又要课堂练习显然是矛盾,我根据教学实际,新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安排课前预习目标,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学生在建构新知识前原有的知识内容和结构很大程度决定课堂新知识的生成,预习可以使学生课前获得最多的知识准备。如果有了老师明确的预习要求和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准备,如自主知识讨论、自主实验探究等在课前完成,新课的进行自然可以有效缩短,大家都会得知识不用讲,讲的点拨的是大多数学生存在的疑惑,课堂讲授研讨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二)、有效练习是与生活有机结合的练习
在课堂的40分钟内,作为老师尽量把要讲解的授课内容压缩到最低限度,多挤出时间来练,一般说来,课堂上学练要求不少于课时一半,课外只留必要的练习作业就可以了。当然这一点对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不是抽象的东西,感知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某班26人去动物园春游,门票有两种:一种是个人票,另一种是团体票。买团体票必须30人以上,每人12元, 个人票每人15元。你认为怎样买票才最划算?最少要花多少钱?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不相同。就出现了以下结果:第一种买法:全班26人,买个人票需花15×26=390元;第二种买法:买30人的团体票,共花了12×30=360元,比第一种少花30元;第三种买法:先买30人的团体票花360元。然后把多余的4张票转卖给其他游客,可得回15×4=60元,即买26张团体票只需300元。三种买法相比较,显然是第三种最划算,花最少钱。通过来自于生活实际的练习设计,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又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http://www.751com.cn/
(三)、有效的练习是有充分时间保证下的有效练习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现代教学理论按照递进嵌套的层级关系把课堂教学时间区分为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等不同类型,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术时间、实用时间与学习结果间的关系也愈加密切。这就是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应该重在学生的课堂学习实用时间和学术时间,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尽可能的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让学生参与学习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最有效的手段当属课堂练习和学生自我反思了,因此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让学生参与练习,让学生做中学,是提高整个课堂有效性的实用方式。
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对课堂练习量的控制应该是科学的,练习题分布既要做到涉及各项知识目标的训练题,又不能因题量过大而没时间完成,既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做完基础题,又要面向部分学生做较难的能力提高题甚至更难的题型。学生练习时间也是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