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康德的两种羞耻感
康德在其《论教育学》中对羞耻感作了两种解释,或者说他提出了两种羞耻感。
一种是自然的羞耻感,这是在他的自然的教育篇幅里提到,在自然的教育中提到对孩子不能轻易说出羞耻这个词,因为在他们脑海尚缺少此概念,除非在他们说谎时,自然给予人羞耻感,而一味的让他们产生羞愧感,他们就会产生一种不可改变的畏缩心态。[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第二种是以荣誉感为基础的羞耻感,当孩子到了少年时期,荣誉概念已经植根时再用到羞耻,否则就会造成孩子拘谨和一种负面的隐瞒。比如儿童受到嘲笑或感到自己的行为很丢面子时而恼羞成怒。
(三)东西方羞耻感文化的各自见解
1.国内羞耻感文化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其他三国不同在我们的文明从古到今都是一直在延续,所以古希腊、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文明中间都有中断过,而我国的文明得到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可以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尤其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孔子认为羞耻感与人的道德是紧密相连的,德治之所以有效就在于他能让民众知耻,道“道之以政,齐政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还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体现君子要有担当,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历史故事也会发现很多有关于耻感的,比如越王勾践在被吴国俘虏的三年每晚卧薪尝胆,时刻不忘报仇雪耻,他睡觉时,躺在乱柴草上,夜夜不得安眠,睁眼便是励精图治,早日报仇。秦穆公曾三败于晋,誓不服输,养精蓄锐,发愤图强,终杀败晋军,威震诸侯。宋岳飞不忘“靖康之耻”,率军转战疆场,精忠报国 屡立汗功,名扬千古。清蒲松龄曾屡试落第,受尽嘲笑,矢志不渝,励精图治,终著《聊斋》,世代留芳。
2.西方的羞耻感文化
说到西方我们常常会想到几个标志性的建筑,教堂就是其中之一,它为人们提供忏悔赎罪的可能,西方圣经中这样说到:我们的罪高于我们的头,我们也并非犯罪而成为犯人,而是因为本身就是犯人而犯罪。所以西方强调做错事的时候要自觉反省,从内心深处得到忏悔。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卢梭在晚年时层写过一本震惊中外的《忏悔录》,是作者晚年处于生活的悲愤自省,呕心沥血之作,记录的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过与失,而是每个人都具有性格的两面性。看完这本书,他会让你为自己的缺点和渺小而羞愧不已。
3.东西方对羞耻感的界定
对于羞耻感的解释国内学者给予了自己的见解,汪凤炎认为所谓羞耻心,也成羞耻感,或简称耻,是一个人由自己言行的过失而产生的,表现为对自己违背内心的善恶、荣辱标准而产生的自责心理。西方的羞耻感界定有很多学者都给予充分的解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提到:“抑和抑制的力量就是羞耻感。”亚里士多德在《尼科马克伦理学》里将羞耻作为情感的羞耻和德性的羞耻。作为情感的羞耻并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一种道德感,它以善恶及其感受为规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羞耻感以做引起羞耻的事为前提,它是对引起羞耻的事为标识的恶的感受和恐惧。作为德行的羞耻,是人内在固有的品质,这种内在品质是以否定性方式肯定善。
(四)启示 毒品犯罪案件中电子取证技术的分类
羞耻感是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基本条件,缺乏羞耻感就会向动物性靠拢,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文明意识。羞耻感消失的结果是:人性和道德最后的最起码的准则被践踏,因此,羞耻感或羞耻心是人为人的底线,任由羞耻感,是保持做人尊严的源泉,是人类灵魂自我保护的天然罩衣。在舍勒看来真正的羞始终建立在对肯定的自我价值的感受之上,在身体羞感上,则是针对一切身体的优点和美。在保护感的功能上,羞感只能指向肯定的自我价值;因为只有这类价值要求并需要呵护。生命朦胧地感觉和意识到自己越高贵,它的羞感就越强烈;龌龊的东西对它的威胁越大,天性为它最高贵的核心所设的那层天然保护罩就越牢固。羞涩只指向个体的肯定的自我价值,这就是一种本质联系。另一方面,羞涩的发现也始终是‘美’的发现。在此,舍勒将羞耻感或者说羞涩感的存在,理解为了主体对自我价值的感知和保护。也就是说,羞耻感的在场其实就是在表达主体自我价值的在场。同样,羞感的丧失,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主体自我价值感的破碎或丧失。基于此,在宽泛的意义上而言,羞耻感往往是与自尊感同时存在和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