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学生物理学习误区的因素
3.1 学习方式误区
3.1.1 忽视自身认知水平
作业和测试的反馈是学生对自我认知的主要来源,但绝大多数学生在完成作业和测试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些习题对应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因而做了大量的练习也不知道会这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如何提高。学生对自身在学习中知识和技能优势的发现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独立完成某一问题产生怀疑,进而在面对解题困难时,情绪波动大,思文混乱,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无法冷静地分析条件,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这种情况下,多数学生都持逃避的态度,或者寻求帮助。可见经常对自己说“不”的同时就表明对自己的否定。在笔者所在的实习学校中,八年级有四个班,分为一个重点班,三个普通班。在对他们的调查中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对自身的认知比较了解,统计如表格2:
表格2 学生对自身的认知
调查问题
知道
重点班 普通班
能熟练掌握哪些所学知识 31.8% 14.3%
所掌握的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 47.6% 21.4%
造成学习薄弱的原因是什么 33.3% 11.9%
有什么解决学习薄弱的方法 50% 28.6%
3.1.2 重记忆,轻理解
在过去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多数教师上新课时直接让学生记概念和原理,不会对概念的形成进行讲解,解题方法也是套用教师总结出来的“万能公式”。所以,记忆力的强弱决定了大部分学生的成绩与升学机会。教育落后的乡镇中学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中处于新课改的过度时期,提倡教师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所谓探究式教学[1]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教学方式。从考察情况来看,许多地区特别是笔者所在的西部山区的中考中,重点考察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情况,很少接触有探究意义的题目。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必定“投其所好”,只关注学生是否会解题而不是关心学生是否理解用这种方法解决的原因。所以在实验课中,学生只能按教师的要求讲一步做一步。更有甚者教师只要求学生背实验,不需理解实验原理,更无法体现探究、启发的价值。同样的,在非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不重视基本方法指导和基本观点的形成,把在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做题程序、方法悉数传给学生,忽略的学生的认知过程。只要出现类似的题型,即使题目再难,模仿着也能做。这种只凭记忆不需理解的方法确实使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选拔中屡试不爽,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转变,应试教育必定在今后的教育中举步文艰。
3.1.3 重练习,轻交流
多做习题是教师、家长乃至学生一致认为可行的提高成绩的唯一作法,因为适量的做习题能使学生接触更多的题型,也是发现问题、掌握规律的有效途径。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2]。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顾做练习,而忽视学习经验的交流。殊不知经验的交流不但让自己更多的接触别人优秀的品质和思路,还是在对自己思文的发掘。
合作交流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从而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3]。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有差异,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同,从而使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成为了可能。然而由于学生之间兴趣、认识及能力上的差异可能会引发多种问题。如:不重视合作学习,讨论无关问题。部分教师认为学习交流就是让学生自行讨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获取知识上的自主性。其实,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学生不重视交流及表达,纪律观念淡薄及无相应监督机制等原因,学生讨论问题只为应付教师巡视而不深入,偏离初衷,部分“后进生”可能因成绩差,表达能力不足或依赖性强等原因不与同学进行交流、研究,而有的同学自我意识较强表现欲望强烈很少给同学发言的机会和权利。甚至有“好动”学生讨论与课堂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这种看似“热烈”却脱离主题的讨论形式,不仅让学生无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反而浪费时间并把学生误导入歧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误区调查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