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整体性原则
“提问还要讲究整体性原则。从教学内容的整体出发,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紧扣中心,设计出一连串的问题,形成一条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主题明确,直接指向一节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8]从课文的整体性把握设问技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一般可以从题目、中心句、重点语句、主题中心等方面来设计问题。
4.适度性原则
最后提问要难易适度,坚持适度性原则。提问过难,学生无从思考;提问过易,学生不需动脑,这些都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就要求教师设计出的问题要使大多数同学通过努力能回答出来。教育测量中“难度”的概念可以通过数学公式H=1-P∕W来表示。P表示能够回答出问题的人数,W表示回答问题的人数,H表示问题的难易程度值(0到1之间)。合理的问题设置难度都要在0.3至0.8之间,这样才能被大部分同学所接受。
三、当前初中语文课堂设问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主体的主要方式。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粗放提问,实效不高
灌输式的教学近年来受到了各界批判,于是一些教师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看来,一堂课上只要有足够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就能在自己的掌控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显然,他们并不缺乏问题的数量,缺乏的是他们所提问题的质量。教师习惯性的提出各种问题,有的问题与教学的重、难点距离较远,有时甚至偏离了主题,于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满堂问”,完全脱离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据调查显示,一堂课40分钟,平均每几分钟就有一个问题,学生像是被老师用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甚至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回答问题也是简单的应付,并没有完全理解。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没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非常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问题设计,缺乏科学
“问题设计不科学,如设计的问题偏离了课文中心,提问的语言表述不恰当,问题设计过于笼统、不具体,提问太过简单或是太难,这些都是教师提问过程中经常犯的错误。”[9]如教授《紫藤萝瀑布》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找出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读一读,说出你的理解。”学生根本不知道课文重点在哪儿,所以这样的问题让他们无从思考。又如《爱莲说》一课时,教师提问:“本文讲述的是哪种植物的品质?”很显然,学生不需要思考都知道是写莲花的品质。可见,这种问题在课堂上是完全发挥不了作用的,学生也很难对文章感兴趣。还有的教师在问题中多出现“是不是”、“对不对”。对于一些容易搞错的似是而非的重点问题,让学生比较、辨别,确定是非对错,确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但把已经在问题中出现的答案再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就不科学了。
(三)提问老套,缺乏新意
很多教师在上课前没有精心备课,并制定精密的教学方案,设计出有新意的符合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的问题。这种现象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问题不灵活,缺乏新颖性,把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交给学生思考。例如每篇课文都会问文章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都写的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样千篇一律的提问只会消减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没有活力,教学活动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初中语文课堂设问技巧艺术研究+问题对策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