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探究活动评价的新理念及方式
理念是科学评价的关键,决定了评价的效果和价值取向。科学探究活动评价主要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包括言语(语言智力)、交往(交流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自知(自省智力)、视觉(空间智力)等。它认为各种智力没有轻重之别,也没有优劣之分,仅仅是侧重点不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发展个体,有自己的发展潜力。后现代主义则认为世界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可转变性的特点。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应兼容并包,尊重并理解不同特点的人,使每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同学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后现代主义认为每个人的潜力都应该被最大程度的开发出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应该消极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该积极的、主动的探究知识;人的知识应该是建构在感性材料和知识范畴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会有知识的产生。
3.2.1 评价内容范围的拓宽
目前的学习评价中,只关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过分强调量化的结果,过于强调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对学习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对难以量化的内容的评价。如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精神、习惯、意志以及情感等综合素质。但是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评价[6],也是探究活动评价中应该重视的三个方面。
新的评价内容强调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问题意识、自觉参与态度、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方法的掌握、探究情况的合作交流能力。综合上述一系列内容,才能把过去单纯的“要素性评价”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加7位QQ324~9114找原文、“认知性评价”转变为“科学素养评价”、“整体性评价”[7]。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认知、技能、理解等智力范畴,也要包括习惯、意志、情感、心理等非智力领域。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单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技能提高,同时也达到健全人格、思想发展的情感目标。评价内容的拓宽使老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定更加真实、客观,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使命感[8],从而真正实现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3.2.2 评价方式多样化
目前的生物教学评价过于强调量化的结果,大多采用纸笔测验和实验操作的形式,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分数以及在实验方面的答辩情况,注重对学生结果的评价,不注重过程。依靠上述两种测试,形成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学生在活动中的态度、需求、感受以及个性特点,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9]。新的评价理念中,常被提及和采用的评价方法大致包括:问题情境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现场活动评价法、对话评价法、探究小组互评法等[10]。
问题情境评价法主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和已知的条件进行猜想推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对学生的探究思文进行评价。问题情境评价法设置的问题通常是比较复杂的,其影响条件相对繁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没有标准答案,而是存在多种分析方式和解决途径[11]。问题情境评价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学生的探究思文能力。
档案袋评价法作为一种评价学生的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运用档案袋进行评价时,我们可以采用“等级+评语”制,也就是说等级评价是基础,强调以描述性的评语来肯定学生的成绩。这样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个体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指导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12]。在等级划分上,我们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方式,可以沿用传统的“优秀”、“良好”、“合格”的划分方式,也可将等级划分为“表现优秀”、“表现可接受”、“需要改进”三个等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初中学生生物学科学探究活动评价的方式方法研究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