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农学论文 >> 正文

农村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第3页

更新时间:2010-1-18:  来源:毕业论文
农村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第3页
种乱收费的行为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让一些孩子不得不辍学回家。
农村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非常差。据报告,如广西蒙山县总体情况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无校门、无围墙,校园环境差;教师的办公桌椅大部分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产物,高低不一,长短不齐,陈旧破烂;教学仪器、图书及电教设备严重不足。有几所学校,有的墙体已经开裂,有的地基严重下陷。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他们接受知识时,需要丰富多彩、灵活过样的教学设施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而在农村,从教育环境到教学设施都非常的陈旧,教室缺乏足够的设施来保证学习氛围的活跃性及灵活性。他们的思文得不到教师鼓励和启发,同时,他们学到的东西是枯燥乏味的,他们便不会主动学习知识,对学习内容也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因此,他们的成绩低于他们的潜力所能达到的水平,许多学生出现了“学不进去”的现象,没有了自信心便辍学了。
再则,有的学校为了给赞助人“歌功颂德”公开点名,给贫困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本来只是一小部分人知道,无形中生活到了大家“瞩目”当中,他们的言行、吃穿都被大家议论,由资助变成伤害,他们无法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只好选择辍学来文护自己的尊严。
农村地区学校布局不合理,致使一批农村学校的毕业生实际上很难再有高一级学校可上,上一级学校对下一级学校的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总体上低于大中城市,特别是一部分孩子更难以赴无宿舍条件的较远的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再加上农村学校内部设备不健全,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馆等都不能达标,体育设施也残缺不全,影响了教学质量,由此导致了农村孩子的知识面、可持续发展不如城市孩子,所以能进一步升学的学生也较少,这种农村孩子升学难的问题也造成了农村中学生的流失。
2.4.教师的原因
教师队伍的情况无疑影响着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
教师是“授业解惑”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学校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师,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有免费的书本,有好的老师吗?确实,有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致使农村地区师资整体偏低,同时,农村教师的待遇低下,甚至拖欠工资,在社会消费增加的同时,自己却无力获取额外经济补偿,付出的劳动代价与得到的物质差距过大也是农村教师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失学学生的家长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差,而且学校常常只上半天课,这样上学得不偿失,于是就不上学了。”
另外,教师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教学艺术,学生上课不是在“享受”,而是在当“苦行僧”。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使他们弃学而得以“解脱”。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差生,对后进生经常是侮辱人格、变相体罚、粗暴批评,这样大大挫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些都加剧了学生的辍学。
2.5.学生的因素
有很多学生都是自身的思想认识模糊,表现不好,不求上进,有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目的不明确。当然,有的学生心理素质不良,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没有强烈的纪律意识、想学则留,不学则走,他们大都怕吃苦,没有坚强的意志,适应性和承受能力较弱,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学生自身产生了厌学甚至弃学,导致了中学生的流失。
2.6.国家政策的原因
由于国家整体投资少,我国资助学生的项目相对偏少,助学金和信用贷款虽有明显上升,但相对那些较大的农村贫困基础教育而言,加之各级政府的挪用,更是杯水车薪了。
200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说,在许多地方,初中生入学率只有84%,在校生辍学率达到5%以上,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3%的水平线。调查指出,贫困失学是导致辍学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此次调查中,流失的初中生就有40%—60%是因贫失学。尽管省级财政部门对农村中小学扶贫粒度很大,但这些补助按人头一分推,无疑是杯水车薪,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困难。而且,多数地方没有资助贫困生的专项经费,只靠临时向干部、教师和社会募集捐助。
另外,国家对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广泛。因此,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教育法规不够了解,认识不够充分,造成法律意识淡薄。而且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指定的法规在执行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尚不能实现依法巩固、依法入学、依法普及的规定。一些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这些法规仍只停留在文件上,不能完全落实,严重影响了普及程度的提高。
3.减少中学生流失的措施
3.1.加强农村的科技意识,提高生活水平
要想减少农村学生的流失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目前,农业发展已由过去的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靠增加“大路货”农产品和提价来增收几乎不可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劳务收入的增长受到制约。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势必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让广大农民看到“科技兴农”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让农民自发地认识到,学习文化、掌握知识能致富,使人人懂得,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掌握科技的重要性。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转变。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必须改革现行农业科技体制,逐步建立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持久而强大的动力。消除那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让农民踊跃地把子女送到学校。
各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三农” 问题的政策,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辣大和十辣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坚决制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切实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严格保护耕地,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搞好“沃土工程”建设。
3.2.改变学校管理模式,改革农村教育结构
学校不再把升学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应当把学生的巩固率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应把学生的巩固率作为评价学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学籍管理。建立科学的学籍管理政策、建立学生流失情况表,并签订学籍管理责任书,做到奖惩分明;把学生的流失率与教师的考核挂钩。
深化农村初中教学改革,树立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思想,改革单一的“升学教育”、“文化教育”的办学模式。转变学生为“跳出农门”而读书的观念,树立“科教兴农”的思想。以培养大量的新型农村人才为主要的教育目标。李鹏同志曾提到:“农村教育要巩固和发展,必须和农村的生活,劳动紧密结合。这就是说除了文化教育外,还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李铁映同志也曾提到:“农村教育只有为农民的切身利益服务,农民才能有送子女上学的热情和重教、友教的积极性。”因此,中学生可根据当地的情况增加劳动。比如:果树栽培、水稻培育、大棚种植、生态养猪、养鱼、稻田养蟹;成立新闻报道、摄影、体育、艺术等活动小组,学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农村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