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 、结论和政策建议
在做出结论前,有必要指出一些用于分析和评估贫困的限制数据和近似值。第一个限制是我们不能够推导出可用于农村和城市的相对贫困线。因此,直接比较农村和城市贫困的影响方式是没有说服力的。虽然其可以证明农村贫困情况远比城市要严重。
另一个限制是我们不能够推导出区域内农村人口的贫困线。其评估结果是,贫困影响范围在一些高收入省份并不突出,在一些低收入省份却被夸大。
第三个限制是对未来贫困的预测是基于一系列武断的架设。如果任何一个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那预测的结果就是不可靠的。
尽管存在这些限制,但这篇论文从之前的中国贫困研究中提供了大量的难以获得的有用信息,到目前为止,仍然被国家统计部门以外的研究者使用的有效数据。从这些结果中能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首先,贫困在中国的影响远大于政府最近的评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政府的目标是到2000年消除绝对贫困人口。本文的估计表明仅农村贫困人口就介于103,000万到180,000万之间。最低的估计是官方估计的四倍,最高估计是官方估计的辣倍。本文的数据和官方的数据的巨大差距暗示了中国很难在2000年消除贫困。事实上,每年贫困下降非常缓慢。尽管人均收入呈现巨大增长,但如果用较低的贫困线来衡量,农村贫困从1995年到1998年增长了两个百分点,如果用较高的贫困线来衡量,则下降了两个百分点。贫困范围的巨大波动产生了一系列巨大影响。它表明降低贫困不能仅依靠收入增长。收入增长的收益也许刚好被更加不平等的消极影响所抵消。同时,它还说明大量的低收入人群生活在被定义的贫困线附近,也许今年他们并不被认为是穷人,明年就变成了穷人。这就是文献中的短时间内的贫困(Jalan & Ravallion,1998)。短时间内的贫困主要由人均收入的不稳定所引起。农村收入受不同因素影响。例如,洪水,干旱,或者家庭成员的疾病,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家庭收入,使得不是贫困的家庭变成一段时间的贫困家庭。那些没有财产的低收入群体通常更容易遭遇不幸,他们无法承受短期的收入下降。
其次,中国降低贫困的步伐缓慢不是由于缺乏收入增长,而是由于收入增长的不平等。中国在经济改革前,农村和城市都是相当平等的社会。自从经济改革后,经济增长持续不平等。在经济发展的开始阶段,增长的不平等也许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的产物,但是国际上以往的经验表明不平等并非是成功的经济增长的必要代价。
第三,不平等已经成为中国区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标志。包括巨大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收入的巨大差距。
第四,相对于农村贫困来说,城市贫困并非非常严重。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村贫困,但这并不意味城市贫困应该被忽视,特别是由于下岗和农村人口涌入带来的问题。
从本文得出的结论对降低贫困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首先,消灭贫困战斗的主战场依然在农村,但是社会保障对城市失业应该给于足够的重视。其次,贫困的降低不能只依靠收入增长,还要依靠不平等性的消除。既然不平等是一个多面的问题,消灭不平等也应该使用不同的途径。
只有当中国认真处理不平等中的每一个方面时,才能够持续稳定的消除贫困。政府能够采取很多措施消除贫困。除了分配更多的资源给扶贫援助组织,更重要的是使资金得到更有效的使用。一些资金应该被用于短期目的,而大多数资金应该用于长期的投资。相比较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改善。最重要的是,政府要重视消除贫困问题的严峻性和困难性。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