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村地区为例分析经济增长减少贫困了吗 第6页
纳克斯得出一个著名命题:“一国穷是因为它穷”。
2、“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纳尔逊(1956)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中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速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冲出“低水平均衡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资本稀缺对经济增长的障碍,说明资本形成的重要性,其结论与“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一致的。
3、“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哈文•莱宾斯坦(1957)年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即使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在一个落后的条件下,任何导致人均收入上升的情况记都会促使人口的增长,最后导致人均收入降到了仅能糊口的水平,又恢复到“类稳定均衡”状态。要打破这种均衡,就必须有一种“临界最小努力”,或者说,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实行大规模投资,使投资水平或投资率至少达到国民收入增长超过人口增长和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水平,主张用巨大的投资力量“大力推动”经济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的泥潭,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4、“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冈纳•缪尔达尔(1957和1968年)在《富国与穷国》和《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两本书中,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他在详细考察了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问题后,用制度的、动态的、演进的方法,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贫困的原因,指出收入水平低下、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应通过制度上的变革,如土地改革,教育改革和权力关系改革和增加投资来改变收入与产出之间的不良循环,主张采用“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再利用其“扩张效应”来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现在人们所重视的“经济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与缪尔达尔这一观点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5、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他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缺少所需的资本和其它资源,所以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将资源投放到主导产业上,通过产生“联系效应”带动其它部门的投资和发展,从而最终促使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状态。
此外,还有刘禺斯的“二元结构理论”、钱纳里的“发展模型理论”、罗斯托的“成长和起飞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传统农业改造理论等,这些理论分别对某一个或几个致贫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深刻、富有创意的见解。从上述这些理论可见,虽然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考虑、研究贫困问题,对贫困的成因有不同的理解,但他们的研究成果仍然有许多共同点: (1)致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 (2)要消除贫困,摆脱贫困状态,单靠贫困地区或贫困人群、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贫困地区、贫困人群跳出“贫困陷阱”,步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3)致贫的成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获得较广泛认同的致贫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短缺,自然环境恶劣,资本短缺,制度短缺(主要指政治、经济制度,如法律、政策)等。
(二)贫困的界定
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方面: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文持最低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相对贫困是指个人和家庭所拥有的资源,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但达不到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
对贫困的界定由国内到国外、从组织到个人来看,还未达成共识。近年来,人们对贫困的认识和研究由早期的重视物质、经济层面的认识和理解,向精神、社会、文化方向发展。西方对贫困的定义基本包含了机会、能力、安全水平和权力等四个方面,强调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会陷入贫困。如世界银行在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认为,将传统意义的物质和能力的贫困加入了脆弱性和无主性等;迪帕•纳拉扬(Deep Narayan,2001)等人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物质的缺乏,在穷人看来,缺乏权力和发言权是他们定义贫困的核心因子; 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2001)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中国学者对贫困的理解,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物质上的匮乏,贫困是因为缺少文持基本生活的资料;二则认为贫困不仅是指物质上的匮乏,还包括精神上的贫困。就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认识,中外学者有基本一致的看法。童星、林闽纲(1993)认为绝对贫困泛指温饱没解决,简单再生产不能或难以文持;而相对贫困则指虽然没有绝对贫困的问题,但是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平,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或能力弱。唐钧(1994)认为这三者是一个互相衔接的独立概念,绝对贫困是内核,向外扩展第一波是基本贫困,第二波是相对贫困。魏津生(2000)与国外学者都认为贫困既是一个绝对概念,又是一个相对概念。
(三)贫困的度量
贫困常用贫困线来度量。贫困线(Poverty line)是通常所说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一般为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或者相对社会中等生活水平的差距,所作的定量化。
在国外探讨贫困问题的文献资料多如翰海,但专门讨论如何测定贫困线问题的著作却并不多见。一般来说,这些文献资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阐述某一种测定贫困线的方法的论著;另一类是综合介绍各种测定贫困的方法并加以评论的著作。在近十年的文献资料中,绝大多数是后者。在各国的实践中,测定贫困线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绝对、相对和主观方法。绝对论是将确定绝对生活资料量作为判断贫困的标准,美国、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采用这种方法;相对论是把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和总人口收入的平均水平之间的某种对比关系作为贫困线,欧盟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主观论则是基于被调查者对自己物质状况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划分贫困人口的范围。除此之外,在实践中还有另一种,即以食品占总消费的比重来测定贫困的方法。国际上现行的贫困是采用马丁法,用人均消费支出和购买力平价指数为指标计算贫困。按198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得出每人每年不足370美元的消费为高贫困线。这很快被简化成“1天1美元”的贫困标准,并被各界熟知并广泛接受。需要说明的是,1994年,世界银行对贫困标准重新进行了研究,按1993年的购买力平价测算,10个最贫困国家的平均贫困线约为每天1.08美元。世界银行当年按此标准重新测算了各国的贫困状况。虽然十多年过去了,各国的物价水平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变动,贫困标准的实际数值也已不再是1天1美元,但是,在贫困状况的研究和衡量中,人们仍习惯将“1天1美元”称为贫困标准。
中国学者对贫困线的研究比国外学者晚半个多世纪。1986年,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在1986年对全国6.7万农户居民收支调查资料进行计算,确定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205元,此后根据物价指数逐年调整。这是一个能够文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1998年,为了更好地监测刚实现基本温饱的贫困人口的动向,并与国际比较,国家统计局开始测算新的贫困标准。国家统计局使用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双指标衡量一个农户是否属于贫困人口,并由此做出两个标准:一个被称为农村贫困标准(或农村绝对贫困标准),另一个被称为农村低收入标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农村贫困标准是极端贫困标准,也就是一个基本能文持生存的标准,低收入标准则是一条较高的贫困标准。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在1985年、1990年、1994年、1997年由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根据全国农村住户调查分户资料测定。其他年份则使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更新。具体方法是:第一步是中国采用2100大卡热量作为农村人口贫困的必须营养标准;第二步是用最低收入农户的食品消费清单和食品价格确定达到人体最低营养标准所需的最低食物支出,作为食物贫困线;第三步是根据回归方法计算出收入正好等于食品贫困线的人口的非食物支出(包括最低的衣着、住房、燃料、交通等必需的非食品支出费用),作为非食品贫困线;第四步用食品贫困线与非食品贫困线相加得到贫困标准。根据两个贫困标准,划定两条农村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宁夏农村地区为例分析经济增长减少贫困了吗 第6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