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农学论文 >> 正文

有关建立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探析

更新时间:2011-4-14:  来源:毕业论文

有关建立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探析
[摘要] 失地农民是指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文章分析了当今我国建立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就现阶段如何建立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如何准确把握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个基本原则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有助于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 失地农民;现状;新型社会保障制度

  思考中国的农民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也就是说应该在什么样的层面来把握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还是一个战术问题。惟其如此,才能对问题本身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一种清醒的自省和反思。我认为,农民问题,或者用时下流行的说法“三农”问题,是中国的一个基本战略问题。而今,我要在这里说的是中国农民问题的一角,即中国失地农民之社会保障问题。

  一、建立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经济问题和关乎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的社会问题。简言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

  在我国,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特别是关注失地农民的生活、社会保障等民计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题中之义。

  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由二元结构向一元化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城市化是其实质。长期以来,由于农民拥有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来自于土地的收入成为农民最基本最可靠的收入来源,是家庭保障的经济基础。而今,失去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失去了饭碗。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业,由于受年龄、文化、技能等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再就业,而是立即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群体,由此出现“难就业、难创业、难保障、难发展”的“四难”窘状。

  (二)失地农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失地农民的现状,笔者认为,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金过低

  土地是失地农民对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的最大贡献,然而我国土地性质为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而即使是农村集体土地也存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在“国有化”现象。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只是法律上虚置的主体,真正掌控和操纵的是政府,土地的征用、补偿,政府说了算,而农民始终无法改变和抗拒部分政府的征地补偿偏低的行为。这一过程没有很好地体现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2、失地农民对于补偿金的使用不合理

  在土地补偿金使用中,很多农民把钱用来改善住房条件,消费需求高档化,婚、丧、嫁、娶排场化,生活质量得到了一时的改善,结果很短时间内把钱花的所剩无几,由于很难再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便形成了“住的好房子、手中没票子、过的穷日子”局面,也就是出现了“上楼致贫”的现象,生活十分艰苦。

  3、养老问题成为失地农民新的后顾之忧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政策下,土地是国家赋予农民社会保障的载体。征地前,虽然土地收益不高,但收入稳定,农民的生活较有保障。同时,年事已高者在丧失劳动力后,依然可以靠家庭养老。农民失去土地后,传统的养老方式也失去了基础,加之又未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养老也就失去了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成为新的后顾之忧。

  (三)建立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

  1、失地农民失地又失权,失地农民渴望社会保障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无疑是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巨大贡献,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制度和部分地方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上的“不作为”,使得失地农民的权益被侵蚀。

  我国的失地农民主要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出现的。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还将会有7000万到8000万的失地农民。长期以来,由于失地安置不当导致的部分失地农民成为“三无”群体,广大失地农民渴望社会保障。

  2、现今因农民失地而导致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

  来自国土资源部2007年提供的数字显示:2002年上半年群众反映征地纠纷、违法占地问题,占信访接待部门受理总量的73%;其中40%的上访人诉说的是征地纠纷问题,这里面又有87%反映的是征地补偿安置问题。据统计,在全国各地的土地上访案件中,有70%以上是因征地引发的,而且这种上访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组织性、对抗性和持久性。与此同时,解决这类问题因时间跨度大、政策变化快、历史遗留问题多等消耗了政府的大量工作精力。

  二、建立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应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

   农民是因为有土地才叫农民,拥有土地是农民与社会其他人群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农村家庭的核心秉性。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补偿、就业、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

[1] [2] 下一页

有关建立新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探析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