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农学论文 >> 正文

大叶黄杨抗白粉病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第2页

更新时间:2016-9-24:  来源:毕业论文
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卫矛科,卫矛属。大叶黄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树叶密生,树冠球形,四季长青是绿化带中常见的绿篱或观赏植物。白粉病的病发既会对大叶黄杨的发育生长产生影响,也会使大叶黄杨景观欣赏价值大大降低,1948年,四川有大叶黄杨白粉病记载[1],1995年大叶黄杨在山东的发病率达41%[2],2002年江西也有此病报道[3]。白粉病自幼苗到成穗都能发病,主要伤害植物叶片,茎和穗子。在植物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之后扩大发展成类似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在植物的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是下部的叶片比上部的叶片多,叶片的背面比正面的多。河南省白粉病病菌在平原地区通常不能越夏,但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区的自生麦苗或夏麦上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可发生为害,秋后通过气流传到平原麦苗上引起发病。引起大叶黄杨白粉病的真菌属于子囊菌白粉菌目,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的芽内越冬或以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翌年从春季至秋季均可发病,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大叶黄杨易受白粉病危害的是嫩叶和新梢,其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叶面或叶背及嫩梢表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后期渐变为白灰色毛毡状,严重时叶卷曲,枝梢扭曲变形,甚至枯死[4]。
由此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大叶黄杨白粉病生理生化进行研究,对其在白粉病病发前后叶绿素含量、POD、SOD、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加7位QQ324-9114找源文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采集
    2013年4月中旬在周口公园分别采集了大叶黄杨同株、同部位、同高度的具有典型明显白粉病特征的嫩叶及健康未染病植株的嫩叶。
1.2实验器材
    722型分光广度计、离心机、电子天平、研钵、搅拌器、剪刀、棕色容量瓶、试管、量筒、40W荧光灯、10ml带塞刻度试管、量子辐射照度计。
1.3实验试剂
    77.12 µmol/L NBT、0.1mmol/L EDTA、13.37mmol/L蛋氨酸、20µmol/L核黄素、2ml 10%TCA和少量石英砂、0.5mol/L pH 5.5磷酸缓冲液、0.05mol/L愈创木酚溶液、2% H2O2、0.1mol/L儿茶酚、20%三氯乙酸、80%丙酮、无水乙醇、CaC03、 石英砂、3%磺基水杨酸水溶液、甲苯、2.5%酸性茚三酮显色液、脯氨酸标准溶液。
2.实验方法
2.1叶绿素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取植物叶片,去除表面污渍,把中脉去掉剪碎然后混匀,取剪碎的样品约0.2g,放在研钵中研磨,加入少量碳酸钙粉、石英砂以及2-3ml 80%丙酮,研成均浆,再加丙酮10ml,直到研磨组织变白。拿1张滤纸,置漏斗中,用丙酮湿润,沿玻棒把叶绿素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丙酮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用滴管吸取丙酮,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最后用无水乙醇定容至25ml,摇匀,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80%丙酮为空白,在波长663nm、652nm、645nm下测定吸光度,测出带有白粉病的叶子和未带病叶子的叶绿素含量[5]。用722型分光广度计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663nm、652nm、645nm处的光密度,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叶绿素的总量。
Ct=D652*1000/34.5............................................................................................(1)
    叶绿素含量=Ct*提取液总量*稀释倍数/样品中*1000....................................(2)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大叶黄杨抗白粉病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