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 浙江家用纺织品业是全市的主导产业,已列入江苏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计划,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极具活力和发展力。浙江市委、市政府将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加快扩张规模,增宽、加厚、拉长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至2010年家用纺织品年均销售额递增力争达到27%。 产业定位。把浙江家用纺织品业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研发制造基地、产品贸易和展览中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较为完善的超大型家纺产品交易市场、物流集散配送中心。 产业装备。主要生产设备、产品研发创新、经营管理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 产业技术。创建1个国家级家纺研究开发中心,2-3个省级企业研发机构。 产业品牌。全力打造家纺系列产品品牌,创2-3个驰名商标和2-3个中国名牌,形成品牌优势。集中力量加快中国南通家纺城建设,二、三期工程确保2009年前全部完工。 目前,家用纺织品业在产业集聚发展的层次、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链的配套完善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还不不够,即:产业链联接还不够协调,如坯布和印染自给率仅为10%,亟需加强;产业研发创新能力还不够匹配,产品档次、技术含量有待提高;产业展示、推介力度还不够,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辐射力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推介的项目 围绕家用纺织品业的发展,我们新近筛选出一批项目,在这里我简要介绍其中的两个项目: 一是中国南通家纺城项目。承办该项目的江苏亚伦集团,有固定资产9000多万元,主要生产经营家用纺织品、印染等,2004年销售4.2亿元,利税4460万元。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1000亩,以经营绣品、床上用品、面料、辅料为主,内设为市场配套的行政商务区。项目已于2004年10月开工,首期工程22万平方米的面料市场将于今年10月交付使用。目前二期工程拟将开工,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建设。 二是家宝工业园项目。承办该项目的江苏家宝集团,现有固定资产7800万元,有境外企业32家,主要生产各式床上用品及室内软装潢产品,年销售量4亿元,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项目总投资1200万美元,以完善化工、印染为主。建成后年销售收入4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在4-6年。现已规划用地300亩。
三、国际家纺产品的发展趋势
纺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高、新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家纺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目前,国际上家纺产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材质多样化、追求整体和谐与回归自然
当代家纺产品的质料选择,首位的是天然纤文,而纯棉制品则首当其冲,丝绸、羊毛、麻类纤文等天然纤文也步入了家纺产品的领域。另外,高档的纤文素纤文如Modal也已经应用在如毛巾、床上用品等家纺产品上;高性能的化学纤文也在地毯、家居无纺布及装饰布艺等方面应用甚广。纤文使用的多元化和突出天然纤文的现象,满足了人们追求整体和谐与回归自然的理想。而家纺产品的超大被套、独幅、高支高密、多件套、流行色等特色,也体现了时下“民族式、古典式、国际式、概念式”这四大趋势。
2、强调环保和生态意识,保健功能性产品受宠
在家纺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意识。与之相关,以满足身体保健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家纺产品,则是当前市场上的新宠。如防水、防污渍、抗菌、吸湿、防紫外线、保温、防皱、防臭等功能性家纺产品已成为市场消费的“亮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例如日本富士公司新开发的甲壳胺纤文床上用品,就以其永久的抗菌性、吸湿性和良好的柔软性,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3、具有时尚化、个性化的“家纺文化”悄然兴起
家纺设计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不但涉及纺织品设计的三个层面织物设计;图案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还需要有纺织业整体技术实力作为技术支撑。当前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发展势头迅猛,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时机,调整家纺设计教育体系,拓展家纺设计思路,设计出既有时尚性又具中国特色的家用纺织品,以提高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水平,推动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更快向前发展。
“家纺文化”步“服装文化”的后尘,已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形成。家纺产品作为室内的软装饰,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国际上每年都像服装一样发布流行趋势,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也从2001年起,每年发布流行趋势 。家居软环境体现了主人的性格、情趣、修养、文化品位等个性,其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调解和保健作用。例如:有的颜色会让人兴奋,有的颜色则令人平静。目前,单色化、清新淡雅、反璞归真等时尚意识已经导入“家纺文化”中,从流行趋势上看,轻松、自然、简约、透明、闪光、古朴等时尚理念,将会融入家纺产品中。
三、我国家纺行业的主要问题
我国家纺设计界普遍存在问题,这正在影响着我国家纺行业向前发展的进程,急功近利式的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赚取了利润,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家纺设计有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设计语言,我们家纺设计师也将失去设计创造的动力。这是非常危险的。模仿永远只能使我们生产二流产品,创造自己的设计语言,才有可能使我们生产出一流的家纺产品。
1、设计人员匮乏,自主创新能力差
家纺产品中的传统产品需要更新换代,新产品需要改进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布艺类、绗缝类、装饰类的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我国则基本上处于模仿、追踪的“拿来主义”状态,引进国外的现成设备和技术,仿制其花色、风格,在品质和花色上均难与欧洲的厂家抗衡。由于设计人员匮乏,在自主开发、创新发展上的差距相当大。
2、缺乏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落
技术装备总体水平偏低,使浙江省纺织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国际上棉纺织行业精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等先进工艺设备的占有率已分别达到50%和90%,浙江仅占20%和33%;织机无梭比率国际上已达到80%以上,我省仅38.5%,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文产品国际上已超过40%,浙江仅为20%,发达国家化纤行业的涤纶直接纺技术已普遍采用,浙江直接纺比重只达60%;印染后整理的技术水平则更加落后,导致面料的色差、色牢度较低、手感不好。
技术设备的落后,使得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跟不上市场需求的节拍。而低档产品过剩,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却比例偏低,这种畸形产品结构又与市场需求难以对称。另外,大部分家纺产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滞后,缺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产品开发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资本运营机制和员工激励机制等。再加之品牌意识的淡薄导致的缺乏知名品牌、营销手段的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家纺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家纺产品的纤文消耗总量大约占纺织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销售产值却只占五分之一左右,产品附加值大大低于服装产品。而且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同时,职工队伍素质差且不稳定,不仅影响劳动生产率,而且造成浪费,增加了产品成本,削弱了应有的竞争优势。
3资讯体系薄弱,产品标准不全
家纺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和市场的更新换代节奏越来越快,而我国的设计和资讯却远远跟不上产业的发展。一是原来家纺行业统计的面就较窄,再加之新的统计规范尚未建立,有的新产品尚未建立新的行业标准。二是新兴的家纺企业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统计意识薄弱,导致各类企业的数量、规模、品种、产量等统计数据难以摸清底数,致使行业的专业指导效能难以发挥,滞碍了整个家纺行业的发展步伐。
4、社会上传统的消费观念尚需改变
家纺产品作为一个整体的消费门类,尚未被全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其内在的文化、艺术、色彩、流行趋势等蕴涵和时尚的保健、美饰、生态、环保等功能,都需要媒体和商家的宣传、引导。这也是家纺产品的消费水平尚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毛巾,国内人均消费每年只有200克左右,而发达国家要在1000克以上。在中、小城镇和农村,一家人合用一条毛巾的现象还很普遍。这种消费观念的落后和不科学卫生的消费方式,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极为不利。
三是研发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化纤产品差别化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高性能、功能化纤文开发滞后;印染后整理技术障碍难以突破;面料开发难有建树,基本停留在模仿阶段;丝绸及其相关产品开发难以深化,相应技术难题多年得不到解决;服装设计水平与世界水平差距甚大,品牌设计与建设任重道远;纺织机械产品开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纺织品服装出口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出口服装大多没有自创品牌,款式也主要根据来样加工;功能化、差别化化纤织物不能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等。生产的面料在色彩和花型等方面跟不上时尚潮流,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仅55%左右。究其原因,浙江省在产品开发的五大技术环节,即纤文、纱线、织造、染整和设计等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