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论浙江家用纺织品产业论文 第2页

更新时间:2007-11-14:  来源:毕业论文

展望 浙江家用纺织品业是全市的主导产业,已列入江苏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计划,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极具活力和发展力。浙江市委、市政府将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加快扩张规模,增宽、加厚、拉长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至2010年家用纺织品年均销售额递增力争达到27%   产业定位。把浙江家用纺织品业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研发制造基地、产品贸易和展览中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较为完善的超大型家纺产品交易市场、物流集散配送中心。 产业装备。主要生产设备、产品研发创新、经营管理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 产业技术。创建1个国家级家纺研究开发中心,2-3个省级企业研发机构。   产业品牌。全力打造家纺系列产品品牌,创2-3个驰名商标和2-3个中国名牌,形成品牌优势。集中力量加快中国南通家纺城建设,二、三期工程确保2009年前全部完工。 目前,家用纺织品业在产业集聚发展的层次、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链的配套完善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还不不够,即:产业链联接还不够协调,如坯布和印染自给率仅为10%,亟需加强;产业研发创新能力还不够匹配,产品档次、技术含量有待提高;产业展示、推介力度还不够,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辐射力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推介的项目 围绕家用纺织品业的发展,我们新近筛选出一批项目,在这里我简要介绍其中的两个项目:   一是中国南通家纺城项目。承办该项目的江苏亚伦集团,有固定资产9000多万元,主要生产经营家用纺织品、印染等,2004年销售4.2亿元,利税4460万元。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1000亩,以经营绣品、床上用品、面料、辅料为主,内设为市场配套的行政商务区。项目已于200410月开工,首期工程22万平方米的面料市场将于今年10月交付使用。目前二期工程拟将开工,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建设。   二是家宝工业园项目。承办该项目的江苏家宝集团,现有固定资产7800万元,有境外企业32家,主要生产各式床上用品及室内软装潢产品,年销售量4亿元,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项目总投资1200万美元,以完善化工、印染为主。建成后年销售收入4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在4-6年。现已规划用地300亩。     

 

 

 

 

三、国际家纺产品的发展趋势

纺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高、新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家纺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目前,国际上家纺产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材质多样化、追求整体和谐与回归自然

当代家纺产品的质料选择,首位的是天然纤文,而纯棉制品则首当其冲,丝绸、羊毛、麻类纤文等天然纤文也步入了家纺产品的领域。另外,高档的纤文素纤文如Modal也已经应用在如毛巾、床上用品等家纺产品上;高性能的化学纤文也在地毯、家居无纺布及装饰布艺等方面应用甚广。纤文使用的多元化和突出天然纤文的现象,满足了人们追求整体和谐与回归自然的理想。而家纺产品的超大被套、独幅、高支高密、多件套、流行色等特色,也体现了时下民族式、古典式、国际式、概念式这四大趋势。

2、强调环保和生态意识,保健功能性产品受宠

在家纺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意识。与之相关,以满足身体保健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家纺产品,则是当前市场上的新宠。如防水、防污渍、抗菌、吸湿、防紫外线、保温、防皱、防臭等功能性家纺产品已成为市场消费的亮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例如日本富士公司新开发的甲壳胺纤文床上用品,就以其永久的抗菌性、吸湿性和良好的柔软性,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3、具有时尚化、个性化的家纺文化悄然兴起

家纺设计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不但涉及纺织品设计的三个层面织物设计;图案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还需要有纺织业整体技术实力作为技术支撑。当前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发展势头迅猛,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时机,调整家纺设计教育体系,拓展家纺设计思路,设计出既有时尚性又具中国特色的家用纺织品,以提高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水平,推动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更快向前发展。

家纺文化服装文化的后尘,已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形成。家纺产品作为室内的软装饰,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国际上每年都像服装一样发布流行趋势,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也从2001年起,每年发布流行趋势 。家居软环境体现了主人的性格、情趣、修养、文化品位等个性,其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调解和保健作用。例如:有的颜色会让人兴奋,有的颜色则令人平静。目前,单色化、清新淡雅、反璞归真等时尚意识已经导入家纺文化中,从流行趋势上看,轻松、自然、简约、透明、闪光、古朴等时尚理念,将会融入家纺产品中。  

 

三、我国家纺行业的主要问题

我国家纺设计界普遍存在问题,这正在影响着我国家纺行业向前发展的进程,急功近利式的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赚取了利润,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家纺设计有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设计语言,我们家纺设计师也将失去设计创造的动力。这是非常危险的。模仿永远只能使我们生产二流产品,创造自己的设计语言,才有可能使我们生产出一流的家纺产品。

1、设计人员匮乏,自主创新能力差

家纺产品中的传统产品需要更新换代,新产品需要改进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布艺类、绗缝类、装饰类的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我国则基本上处于模仿、追踪的拿来主义状态,引进国外的现成设备和技术,仿制其花色、风格,在品质和花色上均难与欧洲的厂家抗衡。由于设计人员匮乏,在自主开发、创新发展上的差距相当大。  

 

2、缺乏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落

技术装备总体水平偏低,使浙江省纺织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国际上棉纺织行业精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等先进工艺设备的占有率已分别达到50%90%,浙江仅占20%33%;织机无梭比率国际上已达到80%以上,我省仅38.5%,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文产品国际上已超过40%,浙江仅为20%,发达国家化纤行业的涤纶直接纺技术已普遍采用,浙江直接纺比重只达60%;印染后整理的技术水平则更加落后,导致面料的色差、色牢度较低、手感不好。

技术设备的落后,使得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跟不上市场需求的节拍。而低档产品过剩,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却比例偏低,这种畸形产品结构又与市场需求难以对称。另外,大部分家纺产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滞后,缺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产品开发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资本运营机制和员工激励机制等。再加之品牌意识的淡薄导致的缺乏知名品牌、营销手段的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家纺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家纺产品的纤文消耗总量大约占纺织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销售产值却只占五分之一左右,产品附加值大大低于服装产品。而且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同时,职工队伍素质差且不稳定,不仅影响劳动生产率,而且造成浪费,增加了产品成本,削弱了应有的竞争优势。 

3资讯体系薄弱,产品标准不全

家纺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和市场的更新换代节奏越来越快,而我国的设计和资讯却远远跟不上产业的发展。一是原来家纺行业统计的面就较窄,再加之新的统计规范尚未建立,有的新产品尚未建立新的行业标准。二是新兴的家纺企业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统计意识薄弱,导致各类企业的数量、规模、品种、产量等统计数据难以摸清底数,致使行业的专业指导效能难以发挥,滞碍了整个家纺行业的发展步伐。 

 

4、社会上传统的消费观念尚需改变

家纺产品作为一个整体的消费门类,尚未被全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其内在的文化、艺术、色彩、流行趋势等蕴涵和时尚的保健、美饰、生态、环保等功能,都需要媒体和商家的宣传、引导。这也是家纺产品的消费水平尚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毛巾,国内人均消费每年只有200克左右,而发达国家要在1000克以上。在中、小城镇和农村,一家人合用一条毛巾的现象还很普遍。这种消费观念的落后和不科学卫生的消费方式,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极为不利。  

三是研发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化纤产品差别化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高性能、功能化纤文开发滞后;印染后整理技术障碍难以突破;面料开发难有建树,基本停留在模仿阶段;丝绸及其相关产品开发难以深化,相应技术难题多年得不到解决;服装设计水平与世界水平差距甚大,品牌设计与建设任重道远;纺织机械产品开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纺织品服装出口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出口服装大多没有自创品牌,款式也主要根据来样加工;功能化、差别化化纤织物不能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等。生产的面料在色彩和花型等方面跟不上时尚潮流,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仅55%左右。究其原因,浙江省在产品开发的五大技术环节,即纤文、纱线、织造、染整和设计等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论浙江家用纺织品产业论文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