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论浙江家用纺织品产业论文 第7页

更新时间:2007-11-14:  来源:毕业论文

的加工贸易无序发展;适当调整与出口相关的税率政策,减少对低档纺织品出口的政策刺激作用。

 

    同时,要理性看待中国纺织业目前所面临的贸易环境,把国外频繁对中国实施的“特保措施”看成是推动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一个客观压力和“加速器”,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尽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切实改变项目审批过程缓慢造成资金到位滞后;设立纺织业投资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产能非理性扩大,对于利用淘汰设备继续扩大和转移产能的行为要立法惩处,同时要彻底淘汰劣质生产力,形成规模和强势纺织;要利用税收杠杆,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把目标转向产业升级,鼓励产业整合,促进区域性纺织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加强基础性研究和投入,逐步掌握原创性技术和科技成果,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

 

    实施内外市场并重战略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新兴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中国已经得到全球商家的重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为中国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有支付能力的国内消费群体。

 

    事实证明,开拓国际市场的代价高昂,同时很可能把国内市场拱手相让。为此,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应当在注重国际市场的同时,高度重视国内市场,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这符合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按照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演化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上分析,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已逐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产品出口增速在完全排除由于配额等因素而释放出来的扩张以后趋势将逐步放缓;化纤产品、家用及工业用纺织品迅速发展;产品档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朝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方向转变;以中等收入居民为支柱的国内需求将进一步崛起,渠道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表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未来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制造环节的高度产业化,更密切的是与下游的批发、零售、物流等环节的协调发展。

 

    当前,国内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现象: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已逐步向品牌化、高档化方向发展。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半年实现穿着用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33亿元,同比增长11%。消费势头旺盛的原因在于商品结构调整、品牌引进增多。二线城市,如无锡、南京、苏州、武汉、长沙等紧随其后,尽管居民购买力不能与一线城市相比,但也已具备品牌意识,开始成为国际零售商抢滩争夺的目标。相反,与城市消费差距的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无法正常发育和繁荣的问题症结在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销售网点太少和市场运行不规范。中国广大农村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的开拓已经成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大课题,也只要靠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来加以解决。然而,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纺织服装行业如何从上游行业(生产加工)向下游行业(包括批发、零售、物流等)的延伸和整合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下游行业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上下游企业脱节,内外贸市场割裂,从而难以统筹资源、协调发展;企业对销售渠道缺乏控制力,外资企业垄断势力较强;市场需求和供给脱节,农村需求有待拉动等。国内大部分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只考虑接单生产、赚取低廉的加工费,而对于产品销往何处、以及产品售价等市场信息漠不关心,从而导致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下游产业竞争力薄弱、终端销售市场从产品打样、品牌推广到零售业态布局等关键性环节均被外资大量占领,严重抑制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对于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宏观导向进行调整,即:以市场为主导,促进纺织上下游企业的衔接,并朝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开拓销售渠道,提高对下游产业链的控制力;营造适度竞争环境,扶持中小型零售企业的发展,限制价格垄断行为,严厉打击假冒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销售网点的布局,挖掘国内市场需求潜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论浙江家用纺织品产业论文 第7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