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是在20世纪70年代,适应二次大战后企业激烈竞争,环境复杂多变经营难度加大的形势,在美国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作为管理学科的发展分支,集中研究组织如何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以保障组织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战略管理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了解战略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将奠定我们理解和认识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有助于我们认知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深远意义。
一、战略管理概论
(一)战略
1、战略的定义
“战略”一词古已有之。在我国,战略顾名思义是指指导战争的谋略,即克敌制胜的良策。早在春秋时代,齐人孙武总结战争经验写成的《孙子兵法》,就蕴含丰富的战略思想,流传至今,影响甚广,惜未用“战略”来命名。在西晋的司马睿之后,才出现一系列用“战略”命名的专著,典型的有明代军事家茅元仪编著的《二十一史战略考》等。
在西方,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从19世纪起,西方的战略理论逐渐形成派别,如约为尼的《战争艺术》,克劳赛文茨的《战争论》,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等。
综上所述,战略一词来源于战争和军事活动,但现在己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扩展到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根据理论界和企业界多数人的意见,企业战略可定义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具有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体现,是一系列战略性决策的结果,又是制定中长期计划的依据。
2、战略的特性
从企业战略的定义中,可以认识到它具有以下特性:
(1)竞争性。战略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赢得竞争优势而制定的,竞争性因此成为战略的首要特征。其具体表现是,密切注视市场竞争态势和企业自身的相对竞争地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克服弱点,以求在“商战”中克敌制胜,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考虑竞争和挑战的方案不能称为战略。
(2)长远性。企业战略都是较长远的谋划,考虑较长远的效益。现代企业许多活动和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改扩建工程、技术改造、人员培训等,往往都是跨年度才能完成或产生效果,所以战略要作长远谋划,反对行为短期化,战略的成效也要以长远效益来衡量。短期打算或权宜之计不能称为战略。
(3)全局性。企业战略以企业全局为对象,规定出企业的总体行动,追求企业的总体效果。全局是由若干局部所组成,但局部必须服从全局,那种从局部出发、只顾局部利益的打算是不能列入企业战略的。
(4)灵活性。企业战略是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无论企业的外部环境或自身条件,都是发展变化的,未来又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很难预测准确。因此,战略应当有较强的灵活性,能随机应变地指导企业的总体行为。当然,战略又必须相对稳定,如变动频繁,就会失去指导作用,使人们无所适从。
(5)主客观结合性。企业战略应有客观依据,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决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企图“战争”的胜利。但是战略的制定又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先人一步地寻找机遇,避开威胁,改善自身条件,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去争取“战争”的胜利。主客观的完美结合,尊重客观实际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战略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战略的解释不一,但对战略管理的理解却大体一致。一般有以下几种说法:
(1)战略管理涉及对有关组织未来方向做出决策和决策的实施,它包括两个方面: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
(2)战略管理是一整套决策和行动,旨在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以有助于完成公司的目标。
(3)战略管理是一系列的决定公司长期绩效的管理决策和行动,包括战略的形成、实施、评价和控制。
(4)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形成过程中以及在企业运行时贯彻落实这些战略的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
(5)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的管理,广义的战略管理是指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的管理。
上述几种说法的共同点在于,战略管理是一个包括战略规划(或形成、制定)和战略实施(包括评价和控制)的过程。这就是战略管理的定义。
2、战略管理过程的阶段步骤
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划分为两大阶段: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在战略规划阶段,大体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明确经营范围。第二,在经营思想指导下,制定出企业总体经营方针,作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第三,建立战略规划期内的经营目标。第四,选择和确定能够实现预定目标的经营战略。将四个步骤的成果加以综合,构成企业的战略规划。
在战略实施阶段,大体上也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根据既定目标和战略来建立或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应地做出人事安排。第二,由各职能系统分别制定职能性战略、方针、程序和规章,再加以协调,以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第三,根据企业战略和职能性战略以及分年度、阶段的目标,安排年度计划和预算,组织实施。第四,对战略、计划和预算和实施情况进行控制,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必要时也可以修改或调整原定的目标和战略。
必须指出,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以战略调研作基础。战略调研包括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企业自身状况三方面的调研,包括总结过去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等三个环节。还须对调研所获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弄清关键因素、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并把它们综合起来。战略调研为战略管理全过程(特别是其中的战略规划阶段)提供重要依据,其工作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略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三)战略管理对我国企业的作用
我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今后,一切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态。每个企业必须经常分析竞争形势,了解竞争对手,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尽力发挥优势。只有抓住机遇,克服劣势,避开威胁,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这就要推行战略管理,做到高瞻远瞩,抢先发现机会,占领市场的制高点,一着主动,就着着主动;否则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迟早会被淘汰。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管理科学”,而实行战略管理正是“管理科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因为通过企业总体战略和职能的制定和实施,可统率和协调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企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对“管理科学”的要求更加提高。推行战略管理,才能围绕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对生产经营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由局部功能优化到整体功能优化,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
我国在80年代中期引进战略管理后,政府部门极为重视。国家经贸委在1991年颁发的《“八五”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中,即将“具有正确的经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