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更新时间:2009-11-23:  来源:毕业论文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通过对生产和消费过程的有效监控,将人类活动规制在环境容量限度之内,减少污染产生量,实现排放无害化,降低社会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本质要求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必须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既各有侧重,又内在统一。前者侧重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后者侧重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其目的只有一个,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将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源运行过程、生态运行过程、社会运行过程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的一种崭新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
  当前,资源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过量,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正在日益演化为人与人的矛盾和国与国的矛盾,诱发诸多不安全因素。我们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情,照搬西方国家的标准;也不能借口初级阶段放任浪费和污染,而应当从节能减排入手,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原则,将污染排放限制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前不久,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随后又下发了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省政府也就此作出了具体安排,制定了全省节能减排实施意见。当前的关键是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抓好落实。
  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省显得更加紧迫和势在必行
  (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缓解我省资源瓶颈制约的根本出路。我省资源禀赋的特征是总量大而人均少,瓶颈制约突出。全省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8%。伴随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省内一些重要资源的保有量大幅下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沿袭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模式,工业化将难以为继,现代化将遥不可期。只有坚持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新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减轻我省生态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省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突出。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利用水平较低。按照国家公布的数据,2005年我省万元GDP能耗为1.38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0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助于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我省的经济发展,长期沿用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资源产出率、资源利用效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不仅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把节约资源工作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促进全省经济增长尽快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快速提升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
(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中原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资源的需要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公众所关注。“十五”期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受理的群众来信数量比“九五”期间增加28.7%,接待的群众来访人次比“九五”期间增加33.5%,一些突发的污染事故和环境纠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诱因。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清新空气,吃上放心食物,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
  三、走出一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型发展之路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就是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出一条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发展道路。
  (一)以结构调整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依法淘汰耗能高、污染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置和技术设备;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过分依赖;合理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
和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
  (二)以自主创新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和成果推广体系,尽快攻克一批、研发一批、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积极推进有色金属、电力等重点行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快建立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培育节能环保服务市场,促进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

[1] [2] 下一页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