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重视郁达夫的忧郁情结 第3页

更新时间:2010-1-17:  来源:毕业论文
重视郁达夫的忧郁情结 第3页
反抗旧礼教,这同时也是五四文学的共同特点。
相比之下,郁达夫对所谓“世纪末思潮”(或曰“颓废”思潮)的独特兴趣则包含了较多的感情共鸣的因素。郁达夫注意的是“世纪末思潮”当中的反抗因素,强调的是“悲观”、“倦颓”、“精神萎顿”背后的积极成分,认为是渴求人性解放的青年与传统道德冲突,郁达夫在接受“世纪末思潮”影响的同时,显然,渗入了自己的主观解释。
民族的伦理,心理传统对郁达夫创作风格有着正、反两种意义上的制约。首先,郁达夫极端憎恶他所谓的“民族劣根性”,他认为“中国的国民性,早已被三千年来的道德虚伪所腐化了”。这种对“民族劣根性”的极端憎恶的态度与他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立场是一致的,体现在风格中,便是行文落笔,故意处处违背传统精神——国人每以谨重、含蓄为美德,他却特别显露、放达;儒者常以反省、克制来修身,他却强调以宣泄求净化;历代文章多以载道为正宗,他却着意歌颂情热,解剖欲念……种种反叛的姿态,即使有时趋于极端,也是为了反抗而有意为之。
然而,身为植根于民族土壤里的郁达夫,不可能真正摆脱传统。自觉地,他在反抗;不自觉地,他仍然受到民族伦理、心理意识的某些正面的制约。他迷恋阮籍、嵇康等“士大夫”的“放浪形骸”,他欣赏、追求洒脱、清净等带老庄色彩的文学旨趣。更重要的是,尽管他竭力蔑视、揶揄、反叛、攻击传统道德意识,但事实上,他又决没有真正摆脱中国文人那种传统的对社会对国家的强烈的职责感(或曰“入世心”、“感时忧国精神”),没有真正排除民族精神意识的潜在影响。
显然,他对民族精神遗产持两重性态度:贬低儒学的中庸,而欣赏“异端”的狂放或清净;摒弃道统礼义,而不排斥人道、人情;否定正统的“载道”文学,但注意汲取言志派的精粹;忽视民族审美心理习惯,但尊重古典美学传统……。抑扬取舍之间,当然,就其总的倾向而言,郁达夫终究还是传统的反叛者,这注定了他和他的风格所要承受到的各种压力。
3.析郁达夫“忧郁”倾向的本质
3.1 郁达夫的“忧郁情结”本质上是热爱人生,而非厌弃人生

他是一个热爱人类的人,然而处处被人类的阴险毒诈所伤刺了以后,就不得不厌弃人类,厌弃社会了。④

郁达夫对卢梭的这段评论很能说明他自己。表面上,郁达夫确实有些厌弃人生,他觉得“人生的一切都是虚幻”(《过去集•北国的微音》);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只有眼泪与悲叹”的“残败的历史”(《寒灰集•自序》);他在世上只看见黄灰色;他仿佛“看定了人生的运命”,好像厌倦了生活,甚至载作品中企图自杀,欣赏“自己的死灭,精神的死灭”……然而,所有这一切厌世的表白,绝望的呼喊,恰恰证明了他的“心”并未真“死”!倘若精神真的“死灭”,他还要在文学中愤世嫉俗、自伤自悼做什么呢?早在二十年代就有人指出:郁达夫“表面上似是嫌恶人生而赞美死,其实是酷爱人生而不愿死”,他是“求理想的生活而不得”,才“以死压人”,因而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求生不得的可怜”。⑤
在感情实质上,郁达夫强烈地爱着人生!他有美好的社会理想,他有光明的生活希望,他带着诗一般纯真的感情去想象去触碰人生。是严峻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理想和希望,是混浊丑恶的社会嘲弄了他的诗情与天真。的确,在黑暗面前,他无力勇猛搏击,而是深深地陷于伤感的泥沼;但他的内心深处,却依然迷恋着社会,酷爱着生活。“忧郁”与“理想”是郁达夫精神的两个极端,他比正常人更敏锐地感应着世间的罪恶,他又比常人更痛苦地渴求正义和美。他之所以要苛刻地谴责自己“对人类、对社会,甚而至于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一点儿也没有做过”(《寒灰集•自序》)正是因为他确信:即使是个“零余者”,“活在世上,总要做些事情”,⑥不幸的人们可以抱怨社会,甚至诅咒社会,却不能回避对社会的责任。这种为人生尽职的良知与信念,在他身上不仅没有泯灭,而且是经常在驱迫着他,构成了郁达夫艺术生命的内在动力。他不是虚无主义者,他并没有否定生命,更没有否定自我,所以也没有否定一切。他自己正是要竭力肯定生命,突出自我,表现一切。
3.2 郁达夫的“忧郁情结”,消沉是表象,反抗是实质。
正因为他的心并未真正“死灰”,正因为他执著地爱着人生,所以他作品里的忧郁感伤就不仅仅只是忧郁感伤,而是在消沉的表象下隐伏着积极进取的本质因素。郁达夫的一生,始终站在黑暗社会的对立面,他曾表白过自己的立场:

我想以一己的力量,来拼命的攻击这三千年来的恶势力。我想牺牲了我一己的安乐荣利,来大声疾呼这中国民族腐劣的遗传。我想以一枝铁笔来挽回那堕落到再无可堕落的心。⑦

在政论性文章中,他鼓吹革命,正面抨击黑暗;在文学创作里,他愤世嫉俗,倾泻个人哀愁——虽然表现不一,但反抗的实质却是相通的。面对复杂的社会动乱与严重的人性被扭曲的现象,艺术有时也可能以一种不正常的形式(比如追求病态美,夸大丑恶,突出畸形,歌颂荒诞等等)来加以反抗。
郁达夫在《寒灰集•自序》中有这样一段告白:

我是弱者,我是庸奴,我不能拿刀杀贼。我只希望读我此集的诸君,读后能够昂然兴起,或竟读到此处,就将全书丢下,不再将有用的光阴,虚废在读这些无聊的呓语之中,而马上就去挺身作战,杀尽那些比禽兽还相差很远的军队。那我的感谢,比细细玩读我的作品,更要深诚了。

郁达夫如此过甚其辞地贬抑自己的感伤艺术,正说明他希望他的感伤艺术能间接产生某种积极效果。当然,个性主义的感伤情调,可能导致消极的影响。但我们无法否认这一点:颓唐的背后是反抗,“忧郁美”或多或少包含着正义的战斗的力量。正因为如此,郁达夫“把自己的感伤凝结成为诗词文章”,才可能“为时代、为自己作了忠实的记录”;⑧ 才可能在当时的革命青年中成为颇有影响的“极有力的读物”。⑨
4.折射当代社会中的“忧郁”现象
郁达夫的作品在当时拥有大量的青年读者,他使若干青年对生命的意义,自身的问题获得适当的新的认识,但他却不曾指点或暗示一条出路。他强烈的主观色彩与特有的“忧郁”不仅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就是在当今社会,我们重视郁达夫的“忧郁情结”带给我们的那份情感上的震撼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关于他这种情感的理性思考。
4.1应当正确看待“忧郁”情绪
科技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近了,然而心灵却愈来愈远了,人们开始在繁华的城市里感到孤独、苦闷。“忧郁”、“郁闷”在时下仍是比较流行的词汇。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极大的挫折与压力,或因人际关系、感情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工作或学业的困扰等诸多压力事件,情绪无法获得有效的缓解,周而复始一再累积,很快就会产生“忧郁”情绪,再加上压力的累积,又缺乏适当的情绪调节与良好的社会支持,会将情绪状态延伸为一种病态,以至于心情与行为都受到影响,于是产生无法脱离的低落情绪,严重者甚至以自杀结束宝贵的生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重视郁达夫的忧郁情结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