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预拌下沉机用钢丝绳吊挂在起重机上,用输浆胶管将贮料砂浆泵同深层搅拌机接通,待深层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借设备自重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一般为0.38~0.75m/min。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
(6) 制备水泥浆
拌制浆液宜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待深层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
(7) 喷浆搅拌提升
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从搅拌机中心管不断压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搅拌,约1~2 分钟后上提,直至提出地面完成一次搅拌过程。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深层搅拌机,一般为0.5m/min的均匀速度提升。
(8) 重复上下搅拌
深层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为使软土和泥浆搅拌均匀,可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即完成一根柱状加固体,外形呈“8”字形,一根接一根搭接,即成壁状加固体,几个壁状加固体连成一片即成块体。
(9) 清洗
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
(10) 由于电压过低,输浆管堵塞或其它原因造成停机的,当搅拌机重新启动后,应将搅拌头至少下沉0.5m,再继续喷浆,压力宜低于0.3MPa。
(11) 第二次搅拌下沉速度不应大于2.0m/min提升速度不宜超出0.8m/min。
(12) 重复上下搅拌时,要求沿桩长的喷浆量均匀,成桩结束浆液也应用完。
(13) 桩长不宜低于设计值。桩底宜超深10~20cm,桩顶宜超高10cm左右。
(14) 桩体施工中,若发现深层搅拌机有不正常的震动、倾斜或位移等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必要时应提钻重打。
7.3.3 坑内第一道钢筋砼支撑施工
7.3.3.1 第一道钢筋砼支撑主要施工方案
(1) 为确保基坑安全,减小围护墙体位移,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缩短挖土工期,为此,我公司在第一道支撑上设置了栈桥。
(2) 第一道钢筋砼支撑采用刨槽挖土,在挖土时用水准仪跟踪观测,防止超挖。
(3) 砼支撑泥底模要求平整、牢固、不产生下沉、变形等现象,并在垫层表面铺设一层油毡作隔离层,支撑侧模用组合钢模,对拉件用3mm铁条制作,支撑交接处用木模拼配,钢筋搭接位置严格按图施工。
(4) 砼选用商品砼,汽车泵接硬管供料。
7.3.3.2 坑内钢管支撑施工
(1) 盆式挖土阶段,先将基坑中部钢支撑安装完毕,要求支撑轴线、水平标高、节点构造均满足设计要求,在基坑边留有一定被动土,然后逐条对称安装,先主后次。最后挖除周边土方后,安装支撑剩余部分,完成支撑体系。
(2) 支撑主要由一台HC-132 吊运安装。
(3) 预应力的施加是支撑施工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护施工的关键之一。因此对分包商作如下要求:
a. 为了使支撑受力均匀,基坑周边土两端对称同时开挖,两端同时加支撑,两端同时施加预应力。
b. 为了最低限度减少气温对钢支撑应力施加的影响,施加应力应尽量选择凌晨2-5 时进行。
c. 钢支撑端部的琵琶撑应与主支撑同时施加应力。
d. 为了确保支撑两端对称应力,我们将特制油泵。该油泵可使两端油压千斤顶同步工作,并做到分级加荷,持荷5 分钟,使预应力施加值达到设计规定值。
e. 在基坑西侧和北侧的支撑端部设置复加应力装置,可根据观测信息及时调整支撑应力。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使支撑应力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做到以“时空效应”为主导“理性化施工、信息化施工”。
7.3.3.3 支撑拆除
(1) 支撑拆除原则上分区、分块拆除,先将对撑处主杆件节点切断,然后腹杆拆除,围檩分段拆除,这样可使土体主动土压力能量逐步有层次释放。
(2) 第一道砼支撑分两块拆除,按先主楼后裙房的顺序依次进行,采取静力爆破,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可避免在炸药爆破冲击振动下对地下室结构产生一定危害的风险。拆除后的材料由HC-132 塔吊吊出坑外。
(3) 钢支撑的拆除由HC-132 塔吊吊运。
7.3.3.4 SMW 工法H 型钢插入及拔除
桩内H 型钢由一台IPD90 履带吊吊起插入。为确保型钢拔除,其与钢筋砼顶圈梁之间采用泡沫板隔离,型钢插入前外表满涂专用脱模剂2 度,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毕,结构与围护墙之间空隙回填密实后再由履带吊结合千斤顶通过反力架拔除。型钢拔除后及时对其形成的空隙进行跟踪注浆,以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
7.3.3.5 主要质量管理措施
(1) 总承包三班制跟踪质量管理,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监测。
(2) 支撑管理要素:支撑位置、水平标高、安装顺序、预应力复加等。
7.3.4 围护结构质量保证及现场应急措施
围护结构施工属隐蔽工程,为确保施工质量,要求对每道工序施工方要严格自检。同时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周围环境的变化,迅速对异常情况做出合理的处理。经过我公司的分析,并结合我公司类似工程的经验,主要有以下情况的发生,并做如下针对性的处理:
(1) 基坑出现涌砂或“橡皮”土。主要原因为开挖面以下的桩出现搭接不好,基坑内外的水位差造成土体上涌。此时,应立即加排井点控制土体上涌;同时查找出桩搭接有问题点,用外围注浆进行封堵。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我公司对搅拌桩施工时的放小样及钻机的垂直度严格控制。遇障碍物,不惜代价,保证搅拌桩止水帷幕的连续性。
(2) 坑壁渗水,应凿开渗漏处,用防水砂浆进行封堵止水。
(3) 坑壁流水,并明显感觉水压力较大。一般由于突降暴雨造成局部地下水位很高或坑外的上下水水管破裂。这种情况,切不可将水流堵死,应先设导流管,让水集中流下;同时要查找原因,切断明水源。当导流孔中的水无压力时,再将导流孔用速凝砂浆堵死。
7.4 坑内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7.4.1 基坑概况
(1) 基坑外形呈“L”形布置,基坑总面积约6330 平方米。
(2) 根据目前资料反映,坑底标高基本有三种:-10.50、-11.00 和-13.30(局部区域)。
7.4.2 工程地质概况
地层
编号 地层
名称 层面相对
标高(m) 层底相对
标高(m) 地层
厚度(m) 重度
KN/m3
① 填土 -0.95 -2.45 1.5 18.0
② 褐黄色—灰黄色 粉质粘土 -2.45 -44.45 2.0 18.3
③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4.45 -7.95 3.5 17.5
④ 灰色淤泥质粉土 -7.95 -15.95 8.0 16.7
⑤1-a 灰色粘土 -15.95 -21.65 5.7 17.2
⑤1b-1 灰色淤泥质粘土 -21.65 -31.95 10.3 17.8
7.4.3 基坑底插入土层中的状况
基坑大底板底标高为-11.00 米,穿越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3.05 米,离该层土土层底尚有4.95 米距离。
7.4.4 深井降水目的
在挖土施工前,对基坑内的地下水进行预降水,以使土体固结密实,是基坑开挖时确保基坑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合理布置深井井点,组织合适的降水工艺就显得特别重要。
7.4.5 深井管布置原则
(1) 沿基坑平面每250 平方米左右布置一口深井。
(2) 深井管埋设深度能满足坑内地下水位降至底板以下1 米的要求。
7.4.6 深井降水总体施工方案
(1)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基坑面积约6330 平方米),经计算,本基坑内共布置25 口深井。
(2) 深井井管的平面布置呈梅花形。
(3) 根据底板不同埋深,深井孔的成孔深度分14 米和16 米两种。成孔直径为Φ800,井管长度比孔深短1 米,深井管的直径为Φ377。
(4) 坑内深井降水平面布置及剖面布置见图7.4-1 和图7.4-2。
7.4.7 深井降水施工工艺
降水工艺流程为:成孔口安装深井管、深井泵、滤管滤网等→灌深井砂→预降水→挖土、支撑直至垫层标高→拆除深井管至垫层面上100mm→铺设垫层→用砂或素混凝土填实进滤头→浇筑底板→地下室结构施工。
7.4.8 深井降水施工要求
(1) 本工程深井成孔采用湿钻。
(2) 成孔时要严格成孔、清孔、灌砂等工艺,并做好施工记录。
(3) 井管设置步骤:
a. 用钻机钻800 直径孔。
b. 放钢套管置换泥浆水。
c. 在底部灌1m左右砂。
d 放入Ф377 的井点管。
e. 在井点周围灌粗砂。
f. 砂顶面用粘土封闭。
g. 随着挖土深度的增加,每一次均需用粘土封头。
(4) 在降水的过程中,降水会引起基坑土体的固结密实,土体具有一定的蠕变特性,因此在降水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信息化施工,加强对围护体测斜等工作。
(5) 深井的施工要求待基坑底部的土体加固结束后进行。井点要求避开支承桩、钢支撑和加固区域,以确保深井成孔后的的渗透效果。
(6) 在挖土和支撑的施工作业中,要求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深井不受损坏。
(7) 对已开挖的区段要做好明排水工作,以巩固已降水的效果。
7.4.9 深井降水时间周期
(1) 深井降水开始时间为:基坑土方开挖前不少于10 天。
(2) 深井降水结束时间为:底板砼浇完及养护后(此时即可拆除上部深井管,井孔进行封闭)。
7.5 挖土方案
7.5.1 工程概况:
(1) 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6330 ㎡ , 基坑挖深大多数为10.05~9.55m,局部为12 .35m,土方量约为66000m3。
(2) 本工程地处**医院旁,施工场地狭小,车辆进出不便。
7.5.2 挖土总体思路
第一层土方开挖→刨槽,施工第一道砼支撑→第二层土盆式开挖→安装中央区域第二道钢支撑→挖周边土→支撑体系完成→第三层土方开挖→浇捣垫层→浇筑大面积基础底板→ 在局部深坑处设置第三道钢支撑→再开挖该部分土体并浇筑该块底板。
基坑土分层示意见图7.5-1。
7.5.3 第一层挖土
(1) 挖土工况I:全面开挖第一层土从-0.950 至-1.850;按支撑位置刨槽70 ㎝,至-2.55m,开始浇筑第一道钢筋砼支撑。
(2) 第一层土土方量约计6000 m3。
(3) 第一层挖土选用3 台CAT-330L挖土机,一台锚头机(硬地坪破碎)。
(4) 第一道支撑面挖土平面流程见图7.5-2。
(5) 挖土工况Ⅰ见图7.5-3。
7.5.4 第二层挖土
(1) 挖土工况II:考虑时空效应,第二层土开挖采用盆式挖土法,周边留设土坡,坡顶宽度6.0m,坡面1:0.7 放坡,挖至-7.10米,安装中央挖土区第二道支撑。
(2) 挖土工况III,分块抽条对称开挖第二层周边土,及时对称安装第二道剩余支撑,每根钢支撑的挖槽安装应在24 小时内完成,并施加预应力。
(3) 第二层土土方量约计30000 m3。
(4) 第二层挖土选用4 台CAT-330 和4 台CAT-311 挖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