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研究

更新时间:2010-4-26:  来源:毕业论文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研究
摘  要:自我认知是社会化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流动儿童的自我认知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运用社会化的相关理论来解释所得结论。
Abstracts: The ego cognition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socialization. This text passes the contrasted research of flowing children and unflowing Children to show the cogni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fluxion child's ego, and analyze its impact factor and in the meantime we will use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socialization  to explain our conclusion.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化,自我认知
前  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力涌入城市,融入一定的社区。当前的农民工已经由以前的“单身离家”转变为“举家迁移”,他们的子女——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出现了问题。随着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这些关注大都是从“客位”的立场来看待流动儿童问题,而没有从流动儿童自我认识的角度了解流动儿童的状况。本研究是从流动儿童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的角度去了解和分析流动儿童的状况。   

一、研究背景
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2,107万人,其流动特点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乡村流向城市。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五”期间流动人口的流向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规模可能会持续增大。
有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家庭化是近年来流动人口的一个突出特点,约1/4的流动人口是举家迁移,而且有近1/3的流动人口带有“移民”性质,他们在城市居住的时间超过5年,并且没有返乡的意向。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数量也达到了不容忽视的规模。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11月,流动儿童的数量为14,096,842人,占流动人口数量的13.78%。今天的流动儿童也许就是城市将来的主人,从长远来看,这些儿童和谐地融入本地生活,认同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对于流入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流动”给儿童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流动”使儿童的整个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整体生活环境的改变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儿童对自己、他人和整个社会的看法。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的调查,寻找流动儿童自我认知的特征,并且在更深层次上研究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认知的因素,同时也考察流动儿童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本次研究以兰州市七里河小西湖社区的流动儿童爱心教学点为研究点。
兰州市七里河小西湖社区是一个回族和东乡族的聚居区,这里的大部分居民都信奉穆斯林,而且是一个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个地区的居民大部分是属于亦工亦农阶层的农民工,是属于一个比较弱势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阶层,而随他们一起进城的子女则成了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组成部分,他们被称为“农民工子弟”。农民工子弟学校便应运而生。但是,即使有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也无法解决贫困家庭交不起学费的问题,流动儿童问题便逐渐地成为影响城市和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流动儿童的社会化问题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以流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为基点研究此过程中流动儿童的自我认知问题。
自我认知是个体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在与他人的人际互动过程之中发生的对自身的觉知和认识。自我认知的内部和外部过程就是所谓的自我评价,自我认知又与个体的社会交往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化是一个人由生物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的过程,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经过,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过程。在社会化过程中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对个体的社会交往、社会活动及其人际关系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研究以流动儿童社会化过成中的自我认知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                                                                                                           了解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自我认知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分析,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结论予以解释。
1、研究点的背景:
兰州市七里河小西湖社区柏树巷爱心教学点成立于2003年5月,坐落在小西湖柏树巷444号一家破旧的民宅大院内,现接收130名儿童就读,其中女生78人,男生52人。共有22人是孤儿,单亲家庭子女34人,其中父母服刑的有6人,智障残疾5人。教学点设一、二、三年级三个班,平均年龄13岁,所授课程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初级大纲进行,对所有学生实行免费教育。
教学点所处的柏树巷、骆驼巷、工林路、林家庄、华林山、五星坪等周边社区,是兰州市穆斯林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地处都市的边缘地带。大量的穆斯林农民从贫困山区涌入城市,栖身于拥挤破败、脏乱无章的地方。他们目不识丁,身无一技之长,只能靠摆地摊、打短工、收破烂、蹬三轮车、洗杂碎、拔鸡毛等微薄的收入文持生计,更没有能力送子女上学。据调查,周边社区现有流动儿童高达2400余人。
教学点自建立至今,先后接收流动儿童430余名。2004年9月,在政府的帮助下,233名儿童分流到周边的9所公立小学读书。
教学点可以说成是一个私立性质的学校,它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各界的帮助和穆斯林群体的捐赠。
2、研究对象的家庭背景:
教学点的孩子们大都生活在残缺的家庭,他们的父母有的双亡,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父母因犯罪而被判刑,有的是残疾有的在外地打工。流动儿童有的随年迈的奶奶在一起,有的寄住在亲戚家。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点的孩子们根本不可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与健全家庭的孩子相比的。他们接触的最多的是学校的同学和老师,这对他们的社会化能否成功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纵观现有的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很少有文章对流动儿童的社会化进行研究,即使有也不是从孩子本身出发去认识流动儿童社会化状况,而仅从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莫艳清,农民工进城子女的1037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研究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