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首先,本课题区别于以往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它借助了社会学中的人的社会化理论来指导具体的经验研究,将流动儿童的经验研究置于一定的理论框架中。因而,它不仅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实证性,也具有相当的理论色彩。
其次,本课题样本的规模和性质将允许我们进行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之间、不同家庭背景之间、不同社会化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多重比较。
第三,本研究在时间上还具有特殊的意义。现在正值农民工进城打工的高峰期,举家迁移又使得流动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这不仅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和样本,更为我们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条件。
第四,本课题所研究的群体——流动儿童,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作为城市的“第二代移民”,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在社会的帮助下重新走入课堂。由于学校性质的特殊性,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可能是与众不同的。
第五,本次调查,我们除了描述和分析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状况外,还尝试着用社会学中的社会化和自我认知理论去解释流动儿童学校存在的合理性。同时进行自我认知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进一步解释流动儿童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效应。我们应该如何定义流动儿童学校,它既不是公立学校也不是私立学校,但作为一个特殊社会背景环境下的产物,它如果是合理的,我们就应该重视它的存在,共同探讨它的发展思路和前途;如果是不合理的,我们同样面临着如何让不合理的事物尽快消失或变成合理的存在。所以,对流动儿童学校存在的合理性的解释和研究也是我们本次调查的重要目的。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1、研究重点
有流动儿童就会出现流动似的学校。流动人口儿童学校或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是一种主要面对外地打工人口中低收入阶层的儿童而设立的学校。 而本次研究的学校是更为特殊的一类学校,它们是为那些打工人口中低收入且子女上不起学的阶层而设立的学校,这种学校的教育是全免费性的,教师也是免费的义务执教,学校的花费是由社会各界好心人士和穆斯林群体的捐助来筹集的。
不管流动学校对流动儿童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影响,是不利的或者说是有利的,作为体制之外的产物,它至少是满足了一部分流动儿童的求知欲,为城市的教育作了补充。中国“第二代移民”在城市中成长和发展起来,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存环境、他们是否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兰州人、他们社会化的结果如何,这些都影响到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影响到这座城市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兰州市流动儿童数量的不断攀升,由流动儿童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的凸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也应该思考这些孩子的处境和未来。
本次调查要探讨的中心问题就是: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特征有什么不同,影响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认知的因素有什么不同,通过两种性质的学校和两种身份的儿童的对比从而突显出流动儿童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影响因素,用社会化理论来进行解释所得结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着重探讨下列三个问题:
① 对流动儿童的自我认知作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并以非流动儿童作为参照群体进行对比研究。
② 对流动儿童对自己性格特征、对自己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关系的评价,对自己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自己对兰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行较为系统的测量。
③ 从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大众传媒等四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认知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④ 运用各种相关的理论对所得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解释。
2、基本概念
① 流动儿童,本研究中的流动儿童是指那些随父母或亲戚离开户籍所在地,或没有现居住地户籍的16岁以下的儿童。
②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文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一生的长期过程。
③ 自我认知,鉴于以往的经验研究成果,本项研究将自我认知定义为:个体在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互动中对自我特点的认识、对自我表现评价以及对他人眼中自己印象的评价等三个部分。
3、概念操作化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他们对自己和老师关系、同学关系的评价如何,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是强烈还是微弱。就根据兰州市小西湖社区的调查资料,试着利用社会学中社会化的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和解释。
我们在对兰州市流动儿童原有的一次小型调查的基础上,先提出了三个假设,然后再从这三个假设出发去收集和整理资料。首先把自我认知操作化为:
①流动儿童对自己性格特征的认知
②自己与老师、同学关系的评价
③对自己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
④自己对兰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四个部分共涵盖了以下几个具体的指标:
①对自己自身特性的品质方面,如独立性、上进心、责任心、自尊心,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