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及不良情况的处理 第5页

更新时间:2010-5-22:  来源:毕业论文
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及不良情况的处理 第5页
1.5含水量对施工的影响
      根据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及以往的施工经验,一般情况下拌和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略高0.5%-1%,若气温较高或运输距离较长时应高1%-2%,以补充混和料运输、摊铺和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如果机械碾压性能较好且经验丰富时,控制现场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略低0.5%,含水量过大,既会出现“弹软”、“波浪”等现象,影响混和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也会增加混和料的干缩性,使结构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含水量过小,混和料易松散,不容易碾压成型,更会影响混和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验集料的含水量及天气、运距和现场碾压效果等综合因素调整实际用水量。
1.6 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6.1 水泥稳定沙砾施工必须采取流水作业,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特别要尽量缩短拌和到碾压间的延迟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小时。必须延长延迟时,不应超过水泥终凝时间。一般情况下,每一流水作业段长以200米为宜。
1.6.2 水泥稳定稳定类结构宜在春末或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保证在冻前有一定成型期,即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的半月至一个月完成。
1.6.3 尽量不在雨季施工,防止水泥、混合料遭雨。注意碾压厚度,当超过20㎝(压实厚)时应分层碾压。注意做好施工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工作。
1.6.4 水泥稳定砂砾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后,可以立即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砂砾,不需专门养生,但要注意表面湿润。
1.6.5 对于不能中断交通的路段,可采用半幅施工原方法。接缝处应对接,必须保持平整密合。缩短养生期以加快工程进度,是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施工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2.1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2.2保证达到压实标准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2.3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4杜绝出现弹簧现象,避免质量隐患。弹簧土一般多在粘性土中出现,局部含水量过大,碾压时土体呈“弹簧状态”。其处置方法很简单:①换土;②将挖除掺加适量的石灰,重新碾压。需要指出,弹簧土的处置并不难,难就难在要把它找出来。一般情况下。有否弹簧土可以从路基上看出明显的迹象,但有时也不易看出,这就是要在碾压的过程中进行“动态检查”,通过“动态检查”可观察到该软弱土的存在。
2.5填土前没有坚持对大于1∶5的地面挖成不小于1 m宽的台阶,并有2%~4%
的内向倾斜坡,造成新老土结合不牢,出现土体滑动位移。
2.6 没有严格控制分层填土厚度,没有控制30 cm以内把土打碎摊平碾压,有的随挖随填土不规则倒土,其厚度大大超过30m,有的甚至厚达1 m以上,夹杂弧面及大块土,一遇下雨积水排不出。
2.7碾压时没有控制最佳含水量。土过干或过湿都无法压实。实验证明:一般天然土接近最佳含水量。因此,及时碾压很重要。夏天太干要用汽车洒水,拌和均匀后压实;雨天,土太湿,要晒干后才能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吨位不够,碾压方法不当,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要选用12 t15 t至35 t的三轮压路机或震动式压路机。碾压时先用轻型,后用重型,先慢后快,从边缘到中间,两相邻轮迹要重叠二分之一,反复碾压8~9遍,压第一、二遍时如发现“弹簧橡皮路”,要立即开窗换土或填天然砂砾。有的施工单位根本没有15 t及35 t的震动压路机,只有轻型的,碾压方法也不当,碾压时舍不得花功夫,是难以达到密实度要求的。
2.8 有的田垅地段路基标高没有高出两边地面0.5 m以上,一定要加深两侧边沟
1 m以上,降低地下水位,并排除积水,提高路基承载力,避免路基土长期受地下水浸湿而降低承载力。
2.10 要严格控制台背填土,要用良好土质及天然砂砾土相间填筑,厚度控制25 cm,
死角部分厚度控制15 cm。要用轻重压机、电动打夯机、人工夯锤相结合,反复夯实,避免台背沉陷跳车。
2.11路基挖填的整个施工过程,都要注意排水,切方地带快接近路基标高时就要把
开挖两侧边沟放在优先地位,只有排水畅通才能避免将天然良好土质变成淤泥,造成不应有的换土,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路堤边坡要砌护坡植草,防止冲刷,有雨水流向切方边坡都要做截水沟,避免边坡积水造成坍方。“地质条件是影响路基质量和产生病害的基本前提,水是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因此,路基排水是相当重要的。
路基排水,从一开始施工到完工,到今后的运营使用,都是很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工作。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大家往往不能重视。路基排水沟的施工应该先于路基的施工。在做主体工程前应首先施工临时排水边沟。路基分层填筑过程中,应平整每层填土,且自中线向两边设置2%~4%的横坡,保证排水良好
2.12路基接近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施工测量,恢复中桩及边桩标高,使最后一层挖填
方与设计标高相吻合,要“宁高勿低”,“宁挖勿补”。采用平地机进行“精加工”平整路基,为铺筑路面基层做好准备,通过压实要求正好达到设计标高。
2.13 杜绝出现弹簧现象,避免质量隐患。弹簧土一般多在粘性土中出现,局部含水量过大,碾压时土体呈“弹簧状态”。其处置方法很简单:①换土;②将挖除掺加适量的石灰,重新碾压。需要指出,弹簧土的处置并不难,难就难在要把它找出来。一般情况下。有否弹簧土可以从路基上看出明显的迹象,但有时也不易看出,这就是要在碾压的过程中进行“动态检查”,通过“动态检查”可观察到该软弱土的存在。
2.14 下湿地路基基底的处理,采取抛石挤淤的方法,用自卸汽车填入石料,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用推土机推平,厚度为60 cm左右,个别不平整处,用细石块找平,同时采用25 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提高下湿地基底的承载能力;对有明显回弹的地段,处理的方法是再卸一层石料进行碾压,直至达到要求;对含水量过大、深度在2 m以内的潮湿土,挖去湿土换填适用的干土或挖方石渣、天然砂砾等,并分层压实达到标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及不良情况的处理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