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符号学方法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第2页

更新时间:2010-6-21:  来源:毕业论文
符号学方法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第2页
报道时的定势。 符号学中的“转喻”就是部分代替整体,就上例而言,媒体以极个别的冲突代替整个游行事件,是一种“转喻”,把“游行”这个符号的意义转到“冲突”这个符号上,“冲突”所体现出的意义就成了“游行”的意义。很明显,这是一种新闻选择。媒体进行新闻选择,可能 出于新闻价值,也可能出于媒体自身的价值立场和社会文化环境,但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经过事实取舍后所表现出来的“媒介真实”,跟社会真实是有差别的,只是一种李普曼所说 的“拟态环境”,并深深影响受众头脑中的看法。
符号学用“转喻”这一概念说明一种符号的意义如何代替另一种符号的意义,所有新闻报道 都经过选择、都是转喻,转喻使得受众接受了媒介所要传播的观点和意见,想当然地以 为媒介真实就是社会真实,虽然“冲突”不是“游行”,但是受众被符号选择时的意义转换 迷惑住了,想当然地认为“冲突”就是“游行”。媒介在运用转喻手法时要进行选择,选择的结果正是媒介意图的体现,这正是为什么米洛舍文奇在中西媒体中会有不同形象的原因, 所以,对媒介转喻手法的分析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新闻事实背后的事实。“喻”字说明两个 符号间要有相关性,选择虽是人为却不是任意的,一种符号只能在另一种符号范围之内进行 选择,“冲突”没有超出“游行”符号的范围,“时尚”就不能转喻“游行”符号。
与“转喻”相联系的另一重要概念是“隐喻”,即利用两个符号之间的相似性,以一个类比 另一个,常见的比如以空间上下隐喻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媒介中最常见隐喻运用的领域就 是广告,如国际著名影星是力士香皂的隐喻,健康卫生是舒肤佳香皂的隐喻;某手机是“新生代,真本色”,另一种手机就是“科技以人为本”。隐喻是在两种符号间任意选择,两种符号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关系,而隐喻的运用又能使它们之间建立某种关系。这有点像文学中 的比喻手法,但是又很不像。女人跟孩子有什么联系?一些关于广告性别角色的研究发现, 广告中的女人在跟男人的关系中,像需要照顾、呵护的孩子一样,她的身体弱不禁风(需要营养品),她的外表禁不住风吹日晒(需要精心打扮),她的能力很差,许多 方面要依靠男人,这样,女人就被隐喻为不成熟的“孩子”,广告又体现了两性间的不平等 。
以“中国”和“妖魔”这两个符号为例,西方反华媒体正是通过转喻(选择新闻事实,报道 中国不给台独分子活动空间、不给妇女自由生育等的事实)来隐喻“中国”就是“妖魔”(详见李希光、刘康等著:《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隐喻和转喻常结合起来使用,它们都是传播者人为地联结符号意义,形成了不被置疑、想当然的“媒介真实”,这样,媒介的立场和观点就容易在受众头脑中成为他们的立场 和观点,也许在西方受众那里,一碰到“中国”就习惯性地与“妖魔”联系进来,媒介正是用这些方法,不仅影响受众,也影响现实生活。
隐喻和转喻所蕴含的,正是符号的隐含义,或者说,符号的隐含义通过隐喻和转喻手法表现 为符号的深层意义和潜在意义;揭示隐喻和转喻,正是为了揭示言外之意。这种隐含义来自 社会的文化观念、心理结构、意识形态,这正是符号产生所依托的环境。
符号学方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研究传播的内容,为理解传播文本的意义提供了新的理论,所以,批判学派多使用它,以此研究传播表面现象背后更深层的权力结构和社会背景。
二、符号学派与符号学方法
台湾学者张锦华(1993)认为,符号学在大众传播研究中的应用,除了文本分析外,还包括研 究符号被受众接受的方式,并以霍尔对受众三种解读方式(同向式解读、妥协式解读、逆向式解读)的研究为例。
如果按张锦华的观点,研究符号被受众接受的方式也算符号学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的话,那么研究符号在传播者那里生成和发出,符号在不同传播渠道间的传递,生成符号的社会环境等等,也应当并入符号学的范围之内。从符号学这一理论流派自索绪尔、皮尔斯之后的发展来看,有三个方向(池上嘉彦,1985):一是句法学(syntactics),研究符号与符号的结合;二是语用学(pragmatics),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三是语意学(semantics),研究 符号与指示物之间的关系。如前文所述,使用符号学方法对传播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主要是在第三个领域内的应用,而前两个领域对传播研究也很有启发意义,比如新闻写作的符号加符号的过程、传播者的编码过程、符号在身处的社会环境中流动和施加影响、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主观真实间的关系,等等。传播研究中确实存在着约翰•费斯克所言、与过程学派同等重要的符号学派——从“符号”观出发进行的大众传播研究,上述研究就是符号学派应做的研究
符号学派的基本出发点是“符号”,他们用符号的观点来理解传播,除了符号学方法外 ,还可以用抽样调查、内容分析、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等方法来研究传播符号,符号学方 法只是分析传播文本时的若干方法之一种。因此,符号学派的研究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区分符 号类型,像霍尔研究受众对信息的接受那样,先确立哪些新闻是传播符号(也就是确定研究 受众对哪些符号的接受),然后再进行受众分类和研究,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霍尔也没有单独使用符号方法,还运用了抽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
符号学的方法是研究文本中的意义,即符号间的关系及符号与社会文化间的关系,并不是去 研究孤立的符号。“符号与关系,这是符号学分析的两个重要观点”(伯格,1991)。符号不 是孤立的,它的意义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中产生,是社会赋予的,所以,符号学对符号意义划分层次,正是要找出符号最隐蔽、不为人熟知却又无时无刻不影响现实认知的 意义,就好比是让人直面面纱背后的真实。在符号学那里,符号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有符号内外的各种关系才是符号学所关心的重点。
所以,符号学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应与它的三个方向结合起来,除了文本分析外,还有广阔的领域。文本分析是符号学研究的重镇,成果最丰富,许多论述符号学的书也把重点 放在它身上,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语意学研究,罗兰•巴尔特在《神话学》一书中进行的符号 学式解读,是这种分析的典范,约翰•费斯克在他的《传播符号学理论》一书中,也重在探讨语意学研究的范围。而其他领域的重要性显不如前,理论框架不如前者完整深刻,实际应用也没有前者多,符号学派的研究范围内仍有这方面的空白值得填补。
三、符号学方法的局限
符号学受到的第一个批评是它的毕业论文http://www.Lwfree.cn/研究成果不能受到科学的客观检验,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这也是包括符号学在内的质化研究常受到量化方法批评的原因。符号学方法对量化研究也 有批评:量化研究只能向我们提供数据,却不能说明数据间的联系是什么、数据的内涵是什么,比如,“同意”某选项的受众到底认同了什么,就有赖于符号学深入分析。
第二个批评是符号学式解读的任意性,无限扩大的解读会把不合理的内容强加进符号学分析之下。由于符号学方法是由研究者个人操作的本文源自辣文论文网,因此不可避免符号选择的任意性,脱离符号 产生的社会环境,生硬地把西方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框架照搬照用。比如新闻中“军队”这一 符号的含义,中西方有不同看法,中国强调这是“人民子弟兵”、是人民的军队,而西方则突出军队是受意识形态操纵的国家机器。因此,在不同语境下进行符号学分析,就要特别注 意研究的领域和对象。
第三个批评认为研究者越俎代庖,符号学以偏概全。符号学式的解读是基于研究者自己的立 场进行的,往往会忽略受众的认知和观点,换言之,研究者怎么知道自己的观点就是受众的 观点呢?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有不同的看法,这正是复杂的社会生活,如果以研究者个人的 理解作为所有受众的理解,就是犯了简单化的错误。所以,有些研究者把受众对传播内容的 理解跟传播内容联系起来,试图引入实际测量到的不同数据类型以解决单纯符号学方法带来 的以偏概全的缺陷。
所以,对符号学方法不能认为它是万能的,突破其局限的解决之道就在于多种研究方法配合使用。量化方法能提供数据,破除了研究者的主观随意性,但它只看到了表面、没有深度,质化方法在分析的深度上下功夫,恰好能补其不足。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各有各的层次和领域,互相补充,这也是其他传播研究的绝好方法。 作为一种方法的符号学,跟传播学既有交叉又有独立,如果要探讨符号学方法在传播研究中 的应用,无疑应该考虑符号概念所指涉的三个对象:符号本身、符号所指对象和符号的使用者。从这三者的角度来思考传播问题,会有别样的收获。根据陈力丹的说法(1996),国内最早谈到符号学与传播学关系是在1985年,可惜至今国内对有关传播学与符号学之间毕业论文http://www.Lwfree.cn/关系的研究仍很少见,即使有,研究也多限于皮毛,甚至还有错误,如“在新闻传播领域,能指是传播者,所指是受传者”(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1993,94)。人们更多地把研究焦点放在了受众身上,而忽略了同等重要的传播符号。并且,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多限于语意学的领域,在语用学和句法学领域内未见突破。所以,探讨符号学与传播学的相关问题,便显出了它的重要性。

上一页  [1] [2] 

符号学方法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