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罗兰巴尔特思想中的传播与符号 第2页

更新时间:2010-6-21:  来源:毕业论文
罗兰巴尔特思想中的传播与符号 第2页
总的来看,巴尔特对符号学的建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方面,二是实际应用方面。他在理论上的最大进展,是对符号内涵意义的分析,这是“巴尔特符号学实践的根本 ”(王东亮)。他在应用上的最大成就,是对许多时尚领域如服装、饮食、广告等所做的符号学分析。下面就分别论述这两方面的内容
三、“换档加速”
在巴尔特之前,“内涵现象尚未被系统研究过”(15)。只有哥本哈根学派的语言 学家叶姆斯列夫,在《语言理论绪论》(1943)里谈到过与之相关的“含蓄意指”:一个由表达和内容所形成的单元,又成为另一个内容的表达。巴尔特的内涵理论,就导源于此毕业论文http://www.Lwfree.cn/。这一理论,最初是他在解剖当代神话的研究中提出的。他所谓的神话,不是通常说的神话,“而是指一个社会构造出来以文持和证实自身的存在的各种意象和信仰的复杂系统”(霍克斯)。(16)他在《神话集》里写到:
什么是神话?我一开始就要提出一个初步的、非常简单的解答,它和语源学非常一致:神话 是一种言谈……任何事情只要以言谈方式传达,就都可以是神话了……世界上的每一种物体 , 都可以从一个封闭、寂静的存在,衍生到一个口头说明的状态……这种言谈是一个讯息,因 此绝不限于口头发言。它可以包括写作或者描绘;不只是写出来的论文,还有照片、电影、 报告、运动、表演和宣传,这些都可以作为神话言谈的支援。(17)
显而易见,他说的神话也就是传播研究里讲的传播。在这一神话言谈或信息传播里,我们不 难发现能指、所指及其产物——符号:
但神话是一个奇特的系统,它从一个比它早存在的符号学链上被建构:它是一个第二秩序的 符号学系统。那是在第一个系统中的一个符号(也就是一个概念和一个意象相连的整体),在 第二个系统中变成一个能指。我们在这儿必须回想神话言谈的素材(语言本身、照片、图画 、海报、仪式、物体等),无论刚开始差异多大,只要它们一受制于神话,就被简化为一种 纯粹的意指功能。神话在它们身上只看到同样的原料;它们的单一性在于它们都降为单纯语 言的地位。无论它处理的是字母的还是图像的写作,神话只想在其中见到整体符号,一个全 面的符号,第一个符号学链的最终名词。也正是这最终名词,变成它所建立较大系统中的第 一个名词,它只是较大系统中的一部分……(18)
简言之,第一个符号系统如语言(包括能指和所指),成为第二个更大的符号系统如意识形态 的能指。对此,巴尔特举的一个最有名的例子是:
我在理发店里,有人给我一本《巴黎竞赛画报》。其封面上是一个身着法国军服的黑人青年敬着军礼,两眼向上,可能在凝视飘扬的法国国旗。这些就是这张照片的意义。但是,不管幼稚与否,我很清楚地看见它对我意指的内容:法国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她的所有子民,没有肤色歧视,忠实地在她的旗帜下效力,这个黑人在为其压迫者服务时表现出来的忠诚 ,再好不过地回答了那些对所谓殖民主义进行诋毁的人。因此,我再度面对一个更大的符号系统:它有一个能指,其自身已由前一个系统所形成(一个黑人士兵在致法国军礼);还有一 个所指(在此是法国和军队的有意混合);最后,通过能指而呈现所指。
……
除了黑人敬礼之外,我可以提出许多法国帝国性的能指:法国将军为一名独臂的塞内加尔人别勋章,一名修女进一杯茶给一名卧床不起的阿拉伯人,一名白人校长教导一个殷勤的黑人小孩:报纸媒体每天努力表现一种永无匮乏的神话能指。(19)
这里,他把第一个系统称为外延,把第二个系统称为内涵。在他看来,内涵代表外延的“换 档加速”,当那个从先前的能指/所指关系中产生的符号成为下一个关系如神话的能指时, 内涵便产生了。他在《符号学原理》里就此做了更明确的理论解说:
所有意指系统都包含一个表达层面(plan d`expression,缩写为E)和一个内容层面(plan de contenu,缩写为C),意指行为则相当于这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R):ERC。现在,我们假定 ,从这个系统延伸出第二个系统,前者变成后者的一个简单要素……第一个系统(ERC)变成了第二个系统的表达层或能指:
     2 E R C
     1 ERC
或表示为:(ERC)RC。这种情况即叶姆斯列夫所说的内涵符号学,即第一个系统构成外延(de notation)层面,第二个系统(由第一个系统延展而成)构成内涵(connotation)层面。我们可 以说,内涵系统是这样一个系统,它的表达层面本身由一个意指系统组成。(20)
一句话,外延是显而易见的字面含义,内涵是隐而不彰的附加含义。
四、衣食住行 毕业论文http://www.Lwfree.cn/
巴尔特一方面在建构了一套系统而不失深刻的符号学理论,另一方面又把这些理论用来分析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使我们第一次真切地发现人类确是生活在一个卡西尔说的“符号世界”里。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接触许多非语言符号,它们无疑都能起传递讯息的作用,即符号学 所说的意指作用。比如玫瑰作为符号,其能指是一种观赏植物所开的花,其所指是爱的激情 。当我们把玫瑰们用作符号的时候,实际上它们已经作为一种符码进入所指的事物之中,成 为把当事人以及这种文化交互过程连接起来的传播渠道。依照索绪尔关于语言/言语的区分 ,巴尔特提出了一个与之相似的符码(code)/讯息(message)关系。符码相对于语言,讯息相 对于言语。其间也存在着选择(隐喻)与组合(转喻)两个轴线,以服装为例:
如果我们看见一位少女身着T恤和牛仔短裤,穿白色网球鞋,少女的这身装束便构成一个信 息,依据特定的语境,它可以告诉我们少女的性格,她此时此刻的心情以及她将要去做什么 。这个信息的构成便不可避免地要涉及选择与组合两种行为,少女先从她的各种上装如大衣 、衬衫等中选择了T恤,又从各种裙子和裤子里面选择了牛仔短裤,再从她的各种鞋里选择 了白色网球鞋,这种选择依赖于她对自己的服装的了解,同时也依赖于她对自己的需要的认 识。选择之后紧接着便是组合,组合的过程依赖于她对各种服装搭配的知识和公众的服装惯 例的了解。例如,身着深色西装再穿白色网球鞋显然是不符合服装惯例的(尽管这种惯例在 不断变化)。这种服装的正确搭配,就类似我们根据语法正确地组成一个句子……就如我们 不能把裤子笼到身上,上装套在腿上一样,如果这样做,就违反了语言和服装本文源自辣文论文网的惯例。(21)
其他符号系统也可如是观之。如餐馆的菜单,从组合轴上看有凉菜—热菜—主食—水果等,在中国北方的文化传统里,这个次序同“僧敲月下门”这个句子一样不能胡乱颠倒;同时, 从选择轴上看,凉菜里有各种各样的品种,荤的,素的,山里的,海里的,任你选择(就像 与“敲”相关的还有“推”、“拍”、“叩”等),同样热菜、主食等也是如此。有关这个 问题,巴尔特在《符号学原理》中列出了一个清晰的图表:(22)
 系统 组合
服装 在身体的同一部位不能同时穿用的衣件、附件与细部的集合,其变动选择对应 于服饰意义的改变:如无边女帽、窄边女帽、宽边女帽等。 同一套服装中不同部分的并列:如裙子、衬衫、外套。
膳食 相似与不相似食物的集合,根据某种意义选择其中的一道菜,如各式各样的头盘、正菜 或甜点。 用餐时实际选择的菜肴搭配系列,即菜单。
 餐馆中的“菜单”体现出两个层面:菜单的横向阅读(如选正菜)与系统相符,菜单的纵 向阅读则与组合相符。
家具 同一种家具(如一张床)的不同“风格”的集合。 不同家具 在一空间的并置(如床、衣橱、桌子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罗兰巴尔特思想中的传播与符号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