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罗兰巴尔特思想中的传播与符号 第3页

更新时间:2010-6-21:  来源:毕业论文
罗兰巴尔特思想中的传播与符号 第3页
建筑 一座建筑的同一组成部分的式样变化,如不同形式的屋顶、阳台、大门等。 各局部在建筑物整体上的衔接。
当然,巴尔特对符号学观点最著名的应用,还在于他对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深入探讨 ,这在上述《神话集》的内容里已经谈过,这里不妨再看看他在《符号学原理》里的一段论述:
最有趣的系统,是那些涉及到不同实体的复合系统。在那些至少属于大众传播社会学的复合 系统如电影、电视及广告中,意义的表达赖于图象、声音和画符的协作,因而要确定这些系 统中的语言事实与言语事实的类别,时机还欠成熟。一方面,我们还不能断定每个复合系统 中的“语言”到底是原创还是仅仅由其中的各种辅助“语言”组成;另一方面,这些辅助语 言还未曾得到分析(我们了解语言的“语言”,但不了解图象和音乐的“语言”)。至于报刊 ,尽管我们可以合理地将其视为一个自主的意指系统,但即使仅考虑其中的书写部分,我们 也还几乎完全不了解似乎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语言现象:内涵,它指的是从本来的语 言系统展出具第二层意义的附属系统。(23)
总之,巴尔特通过对各种生活符号的破译向人们表明: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由纯粹事实所组成的经验世界,而是一个由种种符号所形成的意义世界,我们从一个符号系统到另一个符号系统不停地对这些符号进行编码和译码,而全部人类的事务如衣食住行都渗透着编码行为。所以,正如他所说的:
符号学也许注定要深入到跨语言领域,其研究材料将时而是神话、叙事、报刊文章,总之所 有以分节语言为第一实体的意指集成;时而是我们的文明的产物,只要它们被言说出来,如新闻报道、说明书、采访、谈话,也许还包括属于幻想类的内心语言。(24)
注释:
(1)[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11月第1版,第182页。
(2) 同①,第3~4页。
(3) 路易让•卡尔韦:《结构与符号:罗兰•巴尔特传》,车槿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67页。
(4)(5)[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2月第1版,第110页。
(6) 同(4),第109页。
(7)[法]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导读”第3页。此译本即巴尔特的《神话集》
(8) 同(7),第200页。
(9) 同(4),第112页。
(10) 同(7)190页。
(11)[英]约翰•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渠东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版,第57页。
(12) 同(1),“译者前言”第8页
(13) 详见王东亮为其三联毕业论文http://www.Lwfree.cn/版《符号学原理》写的“译后记”。另外,我国大陆现在已经出版过三种《符号学原理》的中译本,一是董学文等译、1987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符号学美学》,二是李幼蒸译、1988年由三联书店出版的《符号学原理》,三是王东亮等译、 1999年也由三联书店出版的《符号学原理》。
(14)[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6月第 1版,第39页。
(15) 同(14),第85页。
(16) 同(4),第135页。
(17) 同(7),第167~168页。
(18) 同(8),第173页。
(19) 同(7),第175~187页。译文个别地方做了自以为是的修订。
(20) 同(14),第83~84页。
(21)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1~2页。
(22) 同(14),第55页。
(23) 同(14),第20页。
(24) 同(14),第3页。

上一页  [1] [2] [3] 

罗兰巴尔特思想中的传播与符号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