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字意义相近是古人取字时比较普遍也最为容易理解的一种思文。它主要利用训诂学中同义互训原理来依名取字。名与字相互呼应,严密扣合,自然连贯,共同表示一个深刻的内容或揭示意义。这种名字关系类型中的名与字通常可以构成现代汉语的联合词语。例:
(1)名词性并列结构
陈道规,字道则;裴仁基,字德本;高勋,字懋功;张弘范,字仲畴;孙权,字仲谋;董贤,字圣卿;孔闻礼,字知节。
(2)动词性并列结构
陈季连,字惠续;蓝继宗,字承祖;赵贺,字余庆;陈贯,字仲通;赵辅,字良佐;薛论道,字谈道;陈束,字约之;黄盖,字公覆;王引之,字伯申。
(3)形容词性并列结构
许慎,只叔重;管宁,字幼安;庾易,字幼简;陈从易,字简夫;高居简,字仲略;任忠,字奉诚;毛忠,字允诚;杜之伟,字子大;胡广,字光大;邢谐,字虔和;许谦,字无逊;刁柔,字子温;薛善,字仲良;符坚,字永固;柳俭,字道约;年富,字大有;郭敦,字仲厚;曲端,字正甫;李仕衡,字天均。
这些人的名与字合在一起就组成了规则、基本、功勋、范畴、权谋、圣贤、礼节、继续、继承、庆贺、贯通、辅佐、谈论、约束、覆盖、引申、慎重、安宁、简易、忠诚、伟大、和谐、谦逊、温柔、善良、坚固、俭约、富有、敦厚、端正、均衡等现代汉语中的并列式词语。
用现代汉语双音词的词头和词尾分别做名与字的类型在古代名字中普遍存在,却不过为名与字意义相近名字关系中的沧海一粟,还有许多无法构成并列式结构,因时代相隔,词义晦暗,只能引征字书词典或众籍原文作解方可昭显名字意义相近的名字类型。例:
1)王旦,字子明。“旦”的本义为太阳升起,《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太阳升起就意味着光明的来临,故《说文》训其引申义为“旦,明也。”
2)滕胤,字承嗣。《说文》:“胤,子孙相承继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夫许(许国国君),大岳之胤也。”后引申为子孙后代,《诗经·大雅· 既醉》:“君子万年,永锡祚胤。”毛传:“胤,嗣也。” 如《晋书·王浚传》:“恩宠之号,坠于近嗣”,故胤与嗣意义相近。
3)袁术,字公路。《说文》:“术,邑中道也”,“术”的本义是道路。
4)张元,字孝始。《尔雅》:“元,始也”,如《公羊传·隐公十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元,始同义。
5)张蕴,字积之。《说文》:“蕴”,积也。”
6)张亢,字子高。《说文》:“亢,人颈也。”而从“亢”得声的古字如“ ”《说文》“境也”,“炕” 《说文》“干也”,本义为烤干、烤熟;“ ”《说文》“方舟也”;“沆”, 《说文》“莽沆,大水也”。因为田 比田高,过河时船比水高,烤肉时肉比火高,大水横流时水比陆地高,所以亢引申为“高” 。《庄子·人间世》:“故解之以牛之自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成玄莫疏:“亢,高也。”所以亢与高意近。
7)荀朗,字深明。《说文》:“朗,明也。”
8)楚臣仲归,字子家。《说文》:“归,嫁也。”如《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又《项脊轩志》:“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古代谓女子出嫁为“归”,而“家”是“嫁”的古字,所以“归”与“家”同义。
9)王彰,字文昭。“彰”、“昭”都表示明显、显著。如《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0)荀彧,字文若。《广雅》“彧,文也。”
11)周邦彦,字美成。《说文》:“彦,美士有文,人所言也。”“彦”在古代指才学广博、品德高尚的人,古人以这样的人为尚美的标准,所以彦与美相通。
12)高适,字达夫。《说文》:“适,之也。”“之”有动词“到……去”之义,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故“适”、“达”、“之”通。
13)刘景远,字叔遐。《说文》:“遐,远也。”现代汉语中保留成语“遐迩闻名”一词,其中“遐”的意思就是“远”。
14)范晔,字蔚宗。马融《长笛赋》:“奄忽灭没,晔然复扬。”李善注:“晔,盛貌。”班固《西都赋》:“茂树荫蔚”,李善注引《苍颉篇》曰:“蔚,草木盛貌。”故“晔”与“蔚”意近。
15)曹植,字子建。《玉篇》:“植,树也。”《广韵》:“建,树也。”故“树”、“植”、“建”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