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井底车场与井下硐室布置
一、井底车场
矿井的主提升为胶带机,因此井底车场只担负矿井辅助提升(设备、材料、矸石等)时的调车、编组、存车等运输任务,运输量比较小,可不设大型的环形车场。
为了管理方便,简化信号系统,而且有利于调车,井底车场布置为一字形的石门平车场。根据计算车场长度设置150m就可满足要求。车场内设空重车线,30kg/m轨道,各类矿用标准道岔以及信号和工业电视系统。
车场为半圆拱形式,净宽为4.4m,净断面积为13.7m2,锚喷支护。
二、井下硐室
根据矿井生产、安全和急救的需要,在井底车场的两侧分别设置变电所、水泵房、火药发放室、消防材料库、充电硐室、井下急救室等硐室。并在主要硐室通道中设置密闭门、防火栅栏两用门等安全设施。根据安全要求于火药发放硐室、充电室和变电所设置专用回风道。
另外在主井井底设置了水窝子,清理硐室和清理斜巷。
第三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
第一节 采煤方法
一、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选择
(一)首采工作面的布置
根据煤层赋存特征与地质构造的影响,首采工作面选择在煤层赋存条件好,埋藏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的井田南翼上部,煤层回采顺序是从上(层)至下(层)。但由于煤2层厚度不大(一采区平均厚2.2m),根据产量要求,井下同时必须布置两个工作面同时回采,而同时布置煤2层中产量只能达到135万吨,因此必须在煤2的下层,厚度比较大的煤3层再布置一个工作面。首采工作面的长度均为150m,开采上界标高为1320m(采空区煤柱的下界)。
上、下煤层(煤2和煤3层)同时回采时,上层煤工作面应超前回采。根据公式计算煤2工作面应超前97m左右回采,但考虑到尽量使煤2层采空区达到稳定,减小对下层回采时的压力影响,煤2工作面超前采距确定为120m左右。而且应该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找出最佳超前距。
超前距计算公式:
Xmin= +L+b= +72+1.2=97(m)
公式中:
Xmin——最小超前距离(m);
M——煤层平均间距(m),为35m;
δ——层间岩石移动角(取55°);
L——下层工作面一个月的推进距离(m),取72m;
b——上层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m),取1.2m。
(二)采煤方法选择
根据矿井生产能力的要求和煤层赋存条件,设计中选择高产、高效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布置。对于煤2层,由于煤层较薄,中间夹矸较薄(一采区0.10—0.53m),实行一次采全高(1.9—2.5m);对于煤3层,煤层较厚(一采区南翼平均厚8.4m),采用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回采,采2.0m,放6.4m。
(三)采煤工艺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日工作制度为三采(煤)一准(备),日产量为5455t。
煤层平均倾角煤2为24°、煤3为21°,为了提高回采效率,加大切割力度,采煤工艺采用单端(上端头)进刀,下行回采法。
(四)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
工作面长度为150m,煤2层原文请找腾讯752018766辣-文;论~文.网http://www.751com.cn 为6.0m/min。工作面开机率按0.60考虑,截深为0.60m。煤2工作面回采率为0.95,煤3工作面回采率为0.85(放顶煤)。
经计算煤2层工作面产量为67.7万吨,煤3为115.7万吨。两工作面的年产量为183.4万吨,满足矿井生产能力的要求。
1、煤2层工作面(10201工作面)
(1)采煤机每刀循环时间(下行割煤,上行空行)
T1=L/t1+L/t2
=150/4.5+150/6.0
=58.3min
L——工作面长度(m)
t1——采煤机割煤速度(m/min)
t2——采煤机空行速度(m/min)
(2)日有效采煤时间
T2=A×t×P×60
=3×6×60%×60
=648min
A——日采煤班数(三班)
t——每班工作时间(h)
P——采煤机开机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