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努力开拓农村市场
由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因此要做好开拓农村市场这篇大文章,继续推进农村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农村消费是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基础和重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偏重于投资和出口的问题,在农村更为明显。生产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消费,投资与消费失衡最终会阻碍甚至破坏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目前工业生产产能过剩,就与农村居民消费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应努力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但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下,市场力量无法自发地改变分配关系,因而通过政府干预促进农村消费需求增长就成为必然选择。
首先,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刺激农村消费市场。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从12个省(区、市)推广到全国。同时,把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含太阳能、燃气、电力类)和空调等产品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由各省(区、市)根据当地需求从中选择增加部分补贴品种。
其次,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健全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引导和产销链接,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损耗,着力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再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善民生。公共财政支出应更多地直接用在农民身上,而农民最担心的是看病、养老和教育费用高等问题。对此,加大在农村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既可直接减轻农民生活负担、免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又可使财政支出较快变成一部分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从而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稳定。
(三)结构性减税,千亿减税方案实施
继3486项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退税率调高后,国务院已批准于2009年1月1日实施财政部2008年9月初提交的千亿元减税规模的增值税全面转型方案。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重拳出击”,果敢而迅速地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在这十项措施中,增值税转型成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排头兵”和“重头戏”。由增值税转型改革开始,我国拉开了以积极的税收策略促进经济增长的大幕[1]。其实,自1994年中国全面推行增值税以来,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便一直被“千呼万唤”。而之所以迟迟无法推出,是因为担心会引发宏观经济过热和担心会过多影响到财政收入这两大顾虑始终横亘其间。而如今,中国宏观经济正逐渐步入调整期。而四年多地方试点经验表明,既定方案对财政收入的冲击远小于预期。此外,加大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力度的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减轻税负,获取增值税转型的实际优惠,也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有利于鼓励投资,拉动消费。所以,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时机非常好,恰逢其时[2]。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原文请找腾讯3249.114
应对金融危机税收政策调整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抵消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2008年底,在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我国2009年的宏观调控目标: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其中保增长是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政策导向也从之前的稳健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政策因时而变,结构性减税政策指导下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为寒冬中的经济吹来了缕缕暖风[3]。
上一页 [1] [2] [3] [4] [5]
应对金融危机税收政策调整研究_开题报告_任务书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