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14-8-10:  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摘要]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员双重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确立分层教育目标、坚持发展性教育原则、采取多样化教育途径、优化教育实践工作机制等,进而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教育;工作模式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中接触学生的第一线力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共同的目标,都是通过采取多样化的实施途径和多形式的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二者在理论基础、工作侧重点、具体方法上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是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与矫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发挥个体潜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的具体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以倾听和商讨为主要形式,并运用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心理学方法,遵循价值中立和保密原则,强调个体的宣泄、疏导和化解;思想政治教育带有一定的灌输性、教育性和公开性,通过正面说服、榜样示范、道德批评和社会工作等方法,强调教育和宣传,从而通过价值干预达到教育的目的。
  而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工作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的。人的思想问题的产生,除了认识问题、道德问题和实际问题等因素,也有可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通过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解决了心理问题,从而间接地达到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同样,人的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心理障碍等因素外,也有可能是由观念问题所引起,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解除心理上的困惑、忧郁和消沉。因此,辅导员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并在工作实践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政治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员双重角色的关系。政治辅导员兼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作为心理咨询专业队伍的有效补充,既是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代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由于工作任务和性质的要求,辅导员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个性特征、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健康情况和人际关系状况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学生的生活、思想、心理、行为规律和特点也较熟悉,对特殊学生群体也建立了专门的心理档案,这正是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前提。
  但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不少辅导员往往不能很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常常把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相混淆,价值判断和价值干预自然流露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辅导员所掌握的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操作技术较为缺乏,另一方面是由于政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员双重角色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冲突。比如,相对于学生的生活交往圈,辅导员是一个具有管理者角色的“局内人”,大多数学生认为辅导员有自己的角度、立场和评价,这些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因而学生都在乎辅导员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往往保留了一些真实的想法而不敢对辅导员说。另外,辅导员特定的管理与教育角色,使得不少学生前来找辅导员咨询,还带有一定的期望和依赖,他们期望辅导员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实际困难。例如,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面对生活压力和困难,找辅导员咨询在心理上或许就会期望辅导员能够帮助他申请到助学金、困难补助或者找到一个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等等。但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不是有效的心理咨询,相反还会让学生养成依赖,丧失面对和处理日后可能出现的更多困难的能力,不少辅导员都懂得这一点,然而却让学生误解,认为辅导员没有尽力帮助他,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和学生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因此,政治辅导员兼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要在掌握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咨询技术的基础上,摆正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员的角色,努力克服政治辅导员角色给心理咨询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真正发挥心理咨询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确立层次性,有效开展分层教育工作
  
  根据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从不健康到健康的连续体,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即心理疾病、亚健康(第三状态)、心理健康。据此可以将大学生群体分为有心理疾病学生、亚健康学生和心理健康学生三类,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目标可确立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矫治心理疾病,恢复心理健康。这是针对少数已产生心理疾病的学生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针对这个目标,辅导员主要开展的工作是配合心理治疗机构对学生的疾病治疗、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做好该生周围的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总结该生患病的缘由、影响因素和前期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以及学生治疗结束返校后的跟踪关注与有关服务工作等。
  二是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这是针对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这些学生虽投有明显的病态,但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苦恼,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辅导员对这部分学生主要开展以完善认知、调节情绪、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包括对部分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那些心理困扰较严重的学生,辅导员要有工作的敏感度,可运用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进行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及时根据收集来的信息与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从而重新确定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三是优化心理品质,促进主动发展。这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基本和常规性的工作,应当贯穿到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阶段,主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挖掘心理潜能,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此外,在确立三个层次目标的基础上,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应确立序列目标,即依据大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面临的不同心理问题,开展有序列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工作的主要目标有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学习动力问题、恋爱情感问题、人际关系心理问题、情绪与挫折心理问题、就业心理问题等。
  
  三、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坚持发展性教育原则,“面教育”与“点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发展性和调适性两大类。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一系列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困难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辅导措施,旨在开发个体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如果辅导员把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援助、支持、矫正等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这将远远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也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所应有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应坚持教育发展性为主的原则,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面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多元化、系统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妥善解决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矛盾,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潜能的开发;同时,辅导员也不应忽视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学生的“点教育”,特别是对亚健康的学生要有意识地按照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做好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及时转介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对心理治疗结束返校的学生进行关注、援助、支持等工作也十分重要。

  四、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把握心理发展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心理教育途径
  
   与西方心理咨询相比较,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定的内容。一方面,我国是极为注重人际关系的国家,大学生的心理苦恼大多来自人际关系,个人的心理问题也多与各种社会关系有关;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所特有的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留守家庭子女心理问题、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因此,辅导员应把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心理、贫困学生心理等问题作为重点教育内容,并根据大学生成长阶段的实际情况有侧重点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教育途径上,辅导员要积极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心理调适,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一是可以依托第二课堂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科学宣传活动、心理案例分析以及心灵电影、心理剧场、文娱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普及心理学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让学生积极进行心理体验,促使学生高度关注和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积极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二是通过心理测量、个体咨询、团体训练、挫折考验训练等多种形式,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诸如学习、人际关系、恋爱、择业等发展性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三是创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和班风,营造奋发向上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受到感染,从而培养起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五、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构建和优化“资料收集一信息反馈一寻求支持”的教育实践工作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实践工程,辅导员的工作只是一个子系统,因此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系统中的地位,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构建和优化“资料收集一信息反馈一寻求支持”的工作机制。一是资料收集。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第一线,对学生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通过自己或学生骨干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信息。辅导员要善于在学生中建立广泛的信息传递网络,善于通过网站、论坛、电子信箱、QQ等途径拓展倾听学生心声的渠道,建立开放式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关系。二是信息反馈。这是辅导员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鉴别和反馈的工作内容,反映了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敏感度,比如,一个恋爱屡屡受挫的学生,表面原因可能是他人际交往能力差、自身不优秀等,但我们通过对该学生资料的分析,可能还会发现某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如爱情观认知问题、性格问题等,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往往不是靠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在信息反馈工作中,辅导员还要积极建立起学校、家庭和专业咨询机构相互联系与沟通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经常与心理咨询的专家和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和学习,弥补自身对心理专业知识的相对不足。此外,辅导员还应积极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向学校的有关部门反映和通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部门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有效整合学校的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其健康成长。三是寻求支持。发展性教育原则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可以说是一支主力军,是中坚力量,但是,面对少数较为严重的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辅导员毕竟不是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要清楚自己的局限性,对诊断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是一般性心理问题还是严重性心理问题,不能草率和固执,要善于向心理咨询专业人士请教,必要时转介咨询对象或送医疗机构进行心理治疗。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