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浙江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经历了多个阶段。1949 - 1978 年,主要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自然是以粮为纲; 1979 - 1997 年,主要是改变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格局,因此,经济作物、水果、蔬菜、养殖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代初,曾经提出过发展 “一优两高”农业,开启了全面的农业结构调整; 1998 - 2002 年,由于供求、产销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提出发展 “效益农业”,就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什么来钱,就种什么; 2003 年,浙江省提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际上,当时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显现,社会各界对环境治理的呼声日趋高涨。尤其是到了 21 世纪的第 1 个 10 年之后,浙江省加快了环境治理步伐,加大投入力度。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 “五水共治”重大战略决策[1],强调要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的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 ( 畜牧养殖排泄物、施用农药肥料、农作物秸秆产生的污染) 等。其中,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到位引起。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是发展生态农业[2 -5],它是解决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的主要抓手。生态农业的核心是 “两减一循环”,即减肥减药和循环农业。
目前,发展生态农业已经在浙江形成共识,并作为农业生产核心内容加以部署和推广应用。
1 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理论根基和核心内容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两个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两个手段,结合传统农业的有益经验,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属于现代农业的一种特殊形态。说其特殊,是因为它既不是高投入高产出,也不同于完全采用文护自然生态平衡、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目标的自然生态农业。它既突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又兼顾合理产出、高效益特征,走集约化生产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结合的路子。
生态农业的理论根基有 3 点: 一是整体性考量。把区域内农业生产活动、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生活等均纳入自然生态体系整体考虑,强调生态安全、资源利用效率和自然生态体系平衡。二是环境容量控制。把农业资源环境的消耗和回归环境的废弃物总量严格控制在自然生态阈值内。特别是根据环境的自净能力和资源的再生能力,尽力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资源浪费。三是农业生态链延伸。按照 “生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运行模式,组织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同时抓好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实施生态农业,核心内容包括以下 4 个方面。
做好农业生态规划。关键是进行农区生态布局及各业合理搭配设计。根据区域实际,如传统产业优势和发展新趋势,规划生产什么,在哪儿生产,生产多少。要在整个农业区域中通盘考虑。兼顾优化农村生态美化,开展农业生态优化的远景安排。
比如说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有反季节的作物生产优势,就不一定要用大棚增温措施。这样既可减少生产成本,又不影响山区美丽的自然景色。重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传统美与现代美的结合,大环境与小区域的结合。
生态循环链的建设。自然生态系统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循环体系。而现代农业园区现有的生产方式,很多宝贵的资源,如农业废弃物,没有变废为宝,都浪费掉了,循环被打破,往往会造成小区域内生态不平衡,而且还污染环境。为了尽量使其保持生态平衡,必须采用生态循环模式,延长产业链,特别是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粪便、垃圾、农产品加工废料,转化为资源。
农业生物之间的综合利用。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之间既有竞争、排斥作用,又有相互利用的作用。只要选择合理的搭配和种植时间差,可以充分利用农业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作物间套作,利用时间差和植株高矮,将甘薯与大豆套种等; 水旱轮作,如蔬菜与水稻轮作,万元钱千斤粮模式,既解决蔬菜栽培中的连作障碍,又能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实现高产优质,降低成本。
采用资源节约型系列措施。一是推广应用节水技术体系,包括集水技术、滴灌喷灌、地膜覆盖等技术[6].二是减肥、减药技术体系,包括有机肥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控释肥和缓释肥使用等。少施农药,适施农药,追求最适产量,不追求最高产量。三是节能技术体系,广泛应用物理增温措施,如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等,采用免耕、少耕等技术措施,节约能源。
2 生态文明、生态农业的历史进程和浙江实践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首次报警应当归属于美国科学家雷切尔·卡森发表于 1962 年的名着 《寂静的春天》。1972 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的口号是: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文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 “一个地球,两个有限” ( 即资源与环境容量有限) ,要树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理念。这些里程碑式的警示,推动了全人类环保事业和生态农业的大发展。
我国如今面临的环保压力较大。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2010 年,中共浙江省委做出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 省委 〔2010〕64 号) .生态文明主要涉及文化体系、生态制度、生产和消费模式、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生态农业发展,2010 年浙江省政府下发 《关于印发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的通知》 ( 省府办 〔2010〕161 号) .2011 年,浙江省农业厅印发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浙农计发 〔2011〕45 号) .而后省农业厅每年印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计划。
为了进一步推进这项重要工作,2014 年,浙江省政府再次下发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见》 ( 浙政办发 〔2014〕54 号) .与 2010 年的文件标题相比,增加了 “加快”两字。可见,浙江省政府对加快推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急切程度和重视程度。
近年来,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指标内容包括: 一是资源利用高效。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种养模式、节水节地节能技术广泛应用,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二是生产安全优质。要求到 2017 年,全省农业标准化实施率达到 60%,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 97%以上,主要农产品中 “三品” (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认证面积比例达到 50%.三是生产全程清洁。到 2015 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分别达到 80%,50% 以上。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率达 85% 以上,商品有机肥使用量增加 30% 以上,集约化的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处理率达 60% 以上。四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林产品剩余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模式广泛应用,农牧结合消纳地全面落实,农作物秸秆、林产品剩余物、规模畜禽养殖排泄物、“三沼” ( 沼气、沼渣、沼液) 综合利用率分别达 80%,80%,97%,95%以上。
2014 年,农业部批复同意浙江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根据 《实施方案》,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构建 “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循环利用体系,建成100 个示范区和 1 000 个示范主体。2015 年 1 月 6日,农业部和浙江省在北京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出,通过 3 年 ( 2015 - 2017) 左右时间努力,全面推进 “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实现,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施用总量减少,畜禽养殖粪便与死亡动物、农作物秸秆、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形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具体实践上,以 “十百千万”示范创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清洁田园推进、农业节水、生态模式与技术集成推广、农产品提升和生态自觉提升等八大行动为抓手。同时还要体现“三个结合”“三个安全”和 “三大效益”.
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粮、经结合,互相兼顾,不影响总体格局; 二是坚持种植与林、牧、副、渔业的有机结合; 三是坚持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结合。
三大安全: 按照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要求,开展循环农业试点,减肥减药。
三大效益: 以农业资源集约、精细、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推进绿色消费、品牌战略。实施适度规模化、组织化和产业化战略,积极拓展农业其他功能,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3 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通过前几年共同的努力,尤其是省级行政主管部门浙江省农业厅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由于生态环境长期 “透支”,生态承载能力下降, “收支平衡”面临挑战。
3. 1 主要挑战
3. 1. 1 水土污染问题
浙江省江河水系仍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城市内河、平原水网和各大水系经城镇河段问题突出。虽经 “五水共治”,水质状况明显改善,但任重而道远。一旦有所放松,又会老方一贴。
辣辣辣、滴滴涕两类农药使用时间长,化学性质稳定,不少土壤中仍有残留。极少部分电子垃圾拆解及材料回收区域,导致作业区和周边农田土壤受到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复合污染,对农产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饮用水安全及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养殖源有机肥重金属 ( 砷和铅) 和抗生素污染值得关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普遍用药量偏高或不适时施药,不少农药流入水体。另外,农作物施用肥料过量,至少用量的 1/3 流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诸多生态问题。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非资源化造成的污染亦不可忽视。
3. 1.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偏高、重金属污染问题时有报道; 蔬菜、水果生产中生长激素使用等问题,亦引发公众担忧。当然,也有一些过度报道,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 1. 3 生态农业构建机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 《环境保护法》,但是,环保政策在农村往往缺失。以前,排放收费、集中控制、环境综合治理考核等主要针对工业污染源、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整治从近年才开始,而且还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难以评估,难以实施。即使有,也是做些表面文章。特别是缺少必要的公共投入来支撑这项工作。
另外缺少调节手段。如果要监测单个农户的农田径流,必须有仪器,有管理人员。目前精确到每一农户的排污情况监测还无法实现,需要提出可行的方案。假如要让农民少施肥料、少施农药,有什么鼓励政策、奖励措施,才有推动力。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必须建立若干处理节点。而这些节点,大部分应当由政府来投入,或者通过与业主协商,达成投入比例,或者通过税收政策,让业主乐于投入[7].因此,无论是监管、经费投入,还是政策体系、政府与主体的关系、科技支撑等,目前均不完善,有待加强。
3. 1. 4 业主环保意识有待增强,约束机制有待强化
当前,业主环保意识普遍不强,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和后患持 “无所谓”心态[8].考虑眼前利益多,长远影响少。从思想上忽略人与自然的协调。因此,有的地方,生产发展了,环境污染了。
3. 2 主要对策
3. 2. 1 制定长远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明确责任
“十三五”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关键时期,建议各地认真做好 “十三五”或者更长时段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规划,并制定详细的推进措施。一定要量化指标,便于操作,如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多少个、落实消纳地多少面积、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多少面积、减少农药使用量多少吨、减少化肥使用量多少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多少面积等等,努力将 “蓝图”切块年年推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绘成。
3. 2. 2 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地方条例或法规,约束农业生产过程和业主行为
参照德国的 《生态农业法》和日本的 《持续农业法》,在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之前,可在省内先行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地方条例或法规,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约束农业生产过程和业主行为。
2014 年 12 月,浙江省政府下发 《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文件就大力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依法加大秸秆露天焚烧查禁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做出规定。这类地方性的规定,对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必将产生积极作用。另外,要增强业主和农民的环保意识。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必须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来规范,包括一些生活习惯。
3. 2. 3 推进模式创新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投入机制创新。为了从源头上解决生态问题,浙江省已经明确,要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开展生态环保专项补助试点; 率先实现省内全流域生态补偿; 大力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重点支持新型种养模式、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以及农牧对接管网、沼气工程、沼液储运配送、农业废弃物收集、加工等生态循环节点工作建设。省市县三级财政均应出台扶持政策,切实加大扶持力度。
实施重大项目。加快学科建设,提升研究水平,提高服务浙江的能力。重点围绕水土修复、治理、新型种养模式、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以及农牧对接管网、沼气工程、沼液储运配送、农业废弃物收集加工处理等生态循环农业节点工程建设,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决策咨询、联合攻关。促进科研与推广部门的广泛合作,加快现有成熟技术的转化与应用。
通过召开现场会、示范区、示范点检查、验收等活动,举办管理人员和业主培训班等,统一思想,阐明要求,明确着力点。
3. 2. 4 推出相关配套技术措施,支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全面落实畜禽养殖生态消纳地,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 鼓励业主发展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生产,形成三级循环体系。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减量施肥、施药,防治土壤、面源污染。深入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如采用农牧结合高效循环农业模式、平湖稻-菇-芦笋产业循环模式、蔬菜植株残体无害化处理及再利用、长兴芦笋秸秆养羊-羊粪种芦笋循环模式、蚕粪统一发酵制肥等,延长产业链,减少面源污染。
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农药废弃物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加快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设; 加强不定期督查; 加强死亡动物 “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常态化运行机制建设; 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落实监管责任人。要建立一条由政府组织引导,群体参与,包括农药废弃物收集、运输、安全处置的有效运行链条; 要建立无害化安全处理场,既是节点,也是关键和难点。应以项目制的形式,保障建设用地、资金; 要将有序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纳入各县( 市区) 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或新农村建设考核,督促各地将回收和处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鼓励生产主体 ( 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 ,在自身小区域内,通过合理的养种结合、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形式,实现自身消纳,实现主体小循环。对于自身难于消纳的业主,要主动对接或者通过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进行对接,尽量使沼液、畜禽排泄物得到有效处理和有效使用,构建种养平衡、产业结合、物质循环链条,实现区域中循环。以县域为单位,或者相近区域,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大循环。
农作制度创新。充分利用农业生物的生长特性、需肥规律,对土地、作物、时间和空间进行科学配置,大力推广农牧结合、水旱轮作、作物间套种、稻鱼共生、林下生产等模式,创造功能互补、能量循环、高效生态的种养模式。也可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创意为纽带,以动植物自然生长习性为依据,充分融合现代工业、农业、艺术等先进要素,实现人与自然、生产与环境的融合。
高效利用水资源,控制农业用水总量。目前农业节水的主要途径有: 减少灌溉渠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 减少田间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在改善水质的同时减少单位灌溉面积的用水量; 减少农田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适度干旱并不一定降低作物产量,特定生育期的适度水分亏缺,往往具有同时促进节水与增产的效果,水田干湿交替等灌溉技术能有效提高作物的水分生产率[9 -10].
加快水土修复。水质修复涉及许多领域。首先要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重点做好饮用水源、地下水资源、主要河流交界断面及入海口水质的监测。其次要加强污染源 ( 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控制污染物限排总量。再次是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对水体污染严重的江河流域和平原河网地区以及水质在Ⅴ类或劣Ⅴ类的重点水功能区,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尤其要注重流域上下游联动治理。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还会经过径流、渗漏进入水体,可造成河流及地下水污染。可见,土壤污染治理是 “五水共治”的重要前提之一。治理土壤污染,必须全省一盘棋,各方协作,各学科配合,特别是开发出一些共性技术,供各地应用。必须明确污染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来源。是工业污染、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生活污染、还是土质本身的污染? 只有掌握了源头,才能对准下药。制定分类修复措施,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剑平,沈阿林。 运用政策和科技创新深化 “五水共治”工作的探讨 [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 ( 1) : 1 -4,9.http://www.751com.cn/
[2] 姚燕来,薛智勇,王卫平,等。 浙江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的探讨 [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 ( 1) : 23 - 26.
[3] 赵水宏,邓祥征,战金艳,等。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 5) :2548 - 2552.
[4] 朱兆良,诺斯,孙波。 中国面源污染控制对策 [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 杨林章,冯彦房,施卫明,等。 我国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J]. 中国生态学报,2013,21 ( 1) : 96 -101.
[6] 陈喜靖,沈阿林,奚辉,等。 浙江省 “五水共治”之 “抓节水”的重要性及途径 [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 1) : 5 -9.
[7] 章明奎。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可持续防控政策与技术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 ( 1) : 10 -14.
[8] 刘启营。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与政府行为分析 [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 ( 4) : 60 -62.
[9] 张明生,黄有总,张国平。 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优化研究 [J].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32 ( 2) : 173 -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