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左传》《世说新语》和《西游记》中被动句的比较
由于从古到今被动句的的种类比较繁杂,在此,我们将《左传》、《世说新语》和《西游记》中共同类别的被动句进行比较,分析被动句式在上古、中古、近代的发展趋势。
2.1《左传》《世说新语》中“于(於)”字式的比较
“于(於)”字句是上古汉语中十分常见的被动表示法,大约产生于春秋时期,是最早的有标志的被动句。
2.1.1《左传》的“于(於)”字式
中国电视购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左传》中,“于(於)”字式,即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於”,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构成“及物动词+于(於)+施事宾语”的形式。这是最古老的被动句式,“于(於)”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如:
①子,晋太子而辱於秦,子之欲归,不亦宜乎? (僖公二十二年)
②郤克伤於矢,流血及屡,未绝鼓音。 (成公二年)
2.1.2《世说新语》的“于(於)”字式
在《世说新语》中的“于(於)”字句用法与《左传》是一致的,如:
①大略云“高士必在于纵心调畅,沙门虽云俗外,反更束於教,非情性自得之谓也”(轻诋25)
②或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雕而退,山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於寇仇,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敝邪?”(轻诋34)www.751com.cn
但是“于(於)”字句在《左传》的使用情况和在《世说新语》中的使用情况是有明显差距的,这主要体现在使用频率上,在《左传》中,“于(於)”字句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占73.3%,而在《世说新语》中,“于(於)”字句仅占4%。到了《西游记》,“于(於)”字式被动句已经消失了。“于(於)”不仅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还能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和对象。如:
③将及华泉,骖絓於木而止。 (成公二年)
④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於乾谿。 (昭公十二年)
⑤若首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 (成公三年)
由于“于(於)”可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和对象,容易与“于(於)”字式的被动句混淆,且动词前没有明确的被动标志,这是“于(於)”字式的被动句在中古后消失的主要原因。
2.2《左传》《世说新语》 中“为”字式的比较
“为”字式在上古汉语中也很常见,是一种古老的被动句式,大约产生在春秋战国之交。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左传》《世说新语》和《西游记》被动句的比较研究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