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正地以民族为重、以国家为重,虽然她作为闺阁女子没有机会实现抱负,也没有可能改变当权者制定的偏安国策,更没有可能上战场抗敌,但这份强烈的民族责任意识却深深地印在她的文学作品中。
不仅她的诗如此,其《词论》的创作也是这份强烈的责任感使然。李清照对国家和民族怀有如此高的情感,在文学的发展中也必然倾注强烈的责任感。没有责任感,她会放任词坛唱“盛世歌”;没有责任感,她会遵循社会的填词风气而万万不会以“拨乱反正”为己任,主动担当廓清迷误、振兴词坛的责任;没有责任感,她会对前辈词家顶礼膜拜而不会“大胆”地逐一检讨五代南唐以来诸位词作大家的创作得失。可以说,没有责任感,就没有这样一篇精辟的词学理论,由此看来,民族责任感是李清照创作《词论》最重要的内在动力。
其次,李清照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与一般的闺阁女子不同的是,李清照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既出生于书香门第,且家中藏书丰富,父母教化开明,这都让李清照在学识和胆识上不仅仅超越了一般的大家闺秀,即便身处当时的文坛、词坛,她创作的词也是清新脱俗、见解独到的。李清照善于写咏物词,尤其是咏花词更为值得注意,其中一首是咏桂花的《鹧鸪天》[4](P18):
SQL Server外文文献及翻译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欣赏花的美不仅仅停留在浅层而是执着于深层次的美,这种深层的美是来自于花的气质而并非是花的形态。这是以一种高层次的内在富有创造性的审美理念[5],不求外观而重内在,这样的理念下她甚至批判屈原多歌香草名花,实在是语出惊人,却高雅脱俗,难能可贵。还有一首咏白菊的《多丽》[4](P16):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白菊清新脱俗,高风亮节,不似“贵妃”,也不似“孙寿”,虽然外表不如二者艳丽但李清照却关注内在独特的品质,如周敦颐爱莲一般,李清照同样注重清雅淡丽之美。
文学上的创新奇特思文其实就是李清照性格中创新意识的反映,因此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鉴赏她都会不落窠臼,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正如《词论》,就是基于李清照创新思文下的产物,或者说,没有创新,《词论》断然不会引起文学评论界那么大的轰动。例如对花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李清照《词论》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风格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