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论《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独特性+文化意义 第5页

更新时间:2016-8-11:  来源:毕业论文
(三)性情善良、体贴周到
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沙僧已经摆脱诗话中的恶魔影子了,即便是吃人,作家也为他找缘由开脱,“饥寒难忍,没奈何,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没奈何”三个字,写出了他的无奈和迫不得已,也就是说他的本性其实并不坏。他的善良和唐僧的善良是不同的,唐僧的善良往往是善恶不分,人妖不辨,对一切事物都投以善心,很多时候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加7位QQ324_9114找源文
www.751com.cn情实感,不仅体贴师父,而且谦让师兄。比如小说第二十四回,沙僧见二师兄被四个菩萨捉弄,高高吊在了树上,“沙僧见了此景老大不忍,赶紧上前解了绳索救下”[4]由此可以体现他的善良仁慈和富有同情心。再如第七十二回,唐僧想要下马亲自去化斋,悟空和八戒都认为师父是长辈,“有事需弟子服其劳”,都不赞同唐僧自己去化斋。再看此时沙僧的表现,台球俱乐部投资分析报告他在一旁笑道:“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情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把斋化来,他也不吃。”[5]可以说,他是深谙师父性格的。西天取经十四载,遥遥路途十万八千里,最尊重、最了解、最体贴师父的就属沙僧了。
    (四)以和为贵、调解矛盾
    师徒四人在面对妖魔时,虽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但内部则不免发生摩擦。
比如:悟空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因此有时就会显得自高自大、桀骜不驯,并且性子急躁,爱捉弄老猪,难免会和八戒发生矛盾。用八戒的话来讲就是“但与老猪走,就要作贱人。常照顾我捆,照顾我吊,照顾我蒸,照顾我煮!”(八十八回)[2]而猪八戒也会撺掇着师父念紧箍咒整治、撵走大师兄,这时沙僧的“桥梁”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他通常都是文护师父,支持大师兄,但又不与二师兄发生矛盾,调解他们的矛盾,劝解他们“莫争讲”(第五十辣回)。孙悟空与猪八戒的矛盾贯穿了整个取经路途,这种捉弄有时带着开玩笑的性质,有时却又显得很尖锐。如果不是沙和尚从中调解,很有可能就演化成真仇了。
论本领,沙僧和八戒平分秋色、分庭抗礼。论德识,沙僧远胜于八戒。可是沙僧却甘居八戒之下,敬重师兄,像个三弟的样子。论变化,清代刘一明在他的著作《西游记原旨读法》中写道:“行者有七十二般变化,八戒有三十辣般变化,唯沙僧不变。”事实上,沙僧也会变化。在小说第四十四回中,沙僧变做了灵宝道君。[6]也就是说,他从没有和师父、师兄发生过矛盾冲突,经常居中调停,不仅增强了取经集体内部的团结,并且他处事公道、说话得体,劝解的时候往往能得到其他人的信服,减少了不必要的争执。如果没有沙僧这个“润滑剂”和“粘合剂”,师徒四人就会像一盘散沙,取经大业自然难以完成,因此沙僧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张静二先生曾经指出:“师徒四人,三藏乃指标,悟空是前冲力,八戒是离心力,而沙僧则是向心力。”在这里他也赞扬了沙僧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况且中国古代一直把“和”作为最高的价值,儒家更是宣扬中庸、平和的观念,讲究“以和为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论《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独特性+文化意义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