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论《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独特性+文化意义 第7页

更新时间:2016-8-11:  来源:毕业论文
来顺受、唯命是从。
在小说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悟净空”中,师父被红孩儿设计捉走后,八戒、悟空都纷纷提出了散伙分家的话,再看此时沙僧的表现,“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说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前生有罪,感蒙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了法名,情愿保护唐僧前往西方拜佛求经,将功赎罪。今日到此,说出各寻头路的话,可不毁了自己的德行,遭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5]由此可见,沙僧不仅觉得自己有罪,而且还自觉地赎罪,看来这种原罪意识已经深入骨髓。营销型网站建设模式探析
沙僧这种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奴性和他低下的身份地位是密切相关的。他之前作为天界的“卷帘大将”,负责玉帝的起居饮食,专管放帘、下帘的工作以阻挡大臣,文护玉帝的权威,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奴仆兼侍卫的角色。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经常侍立君侧,已经养成了他小心谨慎、驯顺服从、唯唯诺诺的性子。
五、沙僧形象承载的独特文化意义
总体来看,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加7位QQ324_9114找源文
www.751com.cn沙僧是一个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普通人的典型。他貌不出众、语不惊人、就连本领也不是最强的,然而他却能坚守自己的理想,任劳任怨,真可谓“贤哉沙僧!一瓢饮,一挑担,人不堪其劳苦,不耐其凡庸,僧也不改其乐,贤哉沙僧也!”[10]沙僧在古典文学画廊中的独特意义,就在于他是一个具体可感的普通人的典型,不再是前代文学中刻画的高不可攀的大英雄,他代表了农耕文明背景下芸芸众生的基本性格特征。沙僧表面看起来无个性,实则隐含着鲜明的特色,因此这样的形象非常难描写,也不容易引人注意。
沙僧的身上也有弱点,主要表现为唯唯诺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朝当时皇权专制的残酷和无情,以及奴仆地位的低下。在小说当中,作者几乎是把悟空和沙僧作为对立面来描写的,悟空是天不怕地不怕,发出“强者为尊该让我”的呼声,而沙僧则是逆来顺受,采取“不干己事不开口”的策略。如此鲜明的对比,重塑了明代寻求个性自由和勇于抗争的精神。
在这里,我们主要集中探讨他身上所体现的传统美德。任何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平凡小人物的默默奉献、埋头苦干和团队精神。他的这些美德又和他的驯顺服从的奴性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学习他身上的美德时,要自觉克服这些弱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我们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富于强健的个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论《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独特性+文化意义 第7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