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首处的“锡杖何来此”也是表现这份惊愕。诗中“秋风”、“院菊”、“池莲”都是在赞公禅房的所见之物,不仅借物写人还写出赞公为人清净淡泊性情。而“雨荒”、“飒然”、“霜倒”等词,又叙述出赞公受屈被贬的不幸仕途遭遇。然而赞公性格释然淡泊,虽被放逐深山之处却恰巧喜爱此地。有名家学者也提出“荒”、“倒”二字的应用,是阐明二人如今的可怜冷落的身世处境。颈联中的“虚空不离禅”既是赞扬赞公,也是表现出不屑和蔑视。赞公通晓佛法,外界的变化也不能动摇他的心,也使拥有相同遭遇的诗人颇受启发,内心获得清净和安详。尾联中写到“夜”照应诗题的“宿”字,点明题意。诗人与赞公交情很好,后同遭贬又相逢同地,甚是难得,写“月”也正是象征老友重聚秦州,两人难得团圆。
(三)励志忧民之情
杜甫的咏秋诗可以是娓娓道来缓缓抒情,也可以是气势豪迈直抒胸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风怒号”描写的声响巨大,犹如看到秋风在脸前般愤怒嘶吼,不仅把秋风拟人化更富有感情色彩。“怒”吼的秋风卷起诗人房上的茅草,使诗人既焦急又担忧。这句诗中所描写的秋象也是杜甫经典场景之一。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期,通篇展现出一种励志之感,诗人弃官协家眷到了巴陵。求亲访友好不容易刚刚建了茅屋,作为栖身之地,岂料接连的大风大雨使茅屋受损。大风“卷”起草又不断随风“飞”,分散在各处,牵动诗人的感官,也仿佛在读者眼前上演这一幕幕律动的画面。远处的草已无力寻回,近处被“群童”抱走了,诗人衣衫破旧且单薄,岁数年迈且步履蹒跚,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加7位QQ324_9114找源文
www.751com.cn”,叹息世态悲凉、世风淡薄。第三段是茅屋彻夜遭受大雨的心酸艰难。“丧乱少睡眠”展现诗人漫漫长夜难以入眠,满怀急迫、焦灼的心情,由个人战乱以来的艰难处境,想到“天下寒士”的同样处境。最后一段“安得广厦……独破受冻死亦足!”两句毫无掩盖的展现出杜甫崇高的精神愿望,和博大的胸怀,宁愿“吾庐独破”只希望“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而激励读者,起到积极、励志的作用。通篇看似写秋风与茅屋的“对抗”,实则表现出作者的忧国忧民。
(四)讽谏爱国之情
浅谈奉献精神 思乡诗是一种“小爱”,是每个人心中的“小爱”。而讽谏诗诠释的则是诗人心中的“大爱”,是他无时无刻的忧国忧民、忠诚爱国情怀。《秋雨叹三首》组诗,单从题目就可看出是作于“秋”天,选择了“秋雨”这一场景来写。然而,秋季是丰收的时节,但在诗人笔下的秋却是面临了接连数月的雨灾。据相关资料记载,这正是唐玄宗在位时期,那年的秋天霖雨长达辣十日之久,许多屋舍墙壁都冲垮坍塌了,庄稼收成不好,粮食短缺。此时的诗人处于困守长安时期,仕途的不顺、命运的不济,使得他有机会和百姓生活在一起,体会民间疾苦,切身感受“民不聊生”。可是当朝宰相又是怎么做的?百姓没有饭吃他却掩盖事实,拿着个别好禾苗,说雨下得多却也不影响收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杜甫的咏秋诗+内容情感+沉郁顿挫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