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阳离子型:通常是一些胺盐和季铵盐
(iii)两性型:氨基酸
(Ⅳ)非离子型: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等
乳液聚合
(2)作用
(i)降低表面张力,便于单体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即分散单体;
(ii)在单体液滴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凝聚,使乳液稳定;
(iii)增溶作用
(3)主要参数
(i)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CMC越小,越易形成胶束,乳化能力越强.
(ii)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8-18为宜
(iii)三相平衡点与浊点
2.2 乳液聚合原理
1 乳化体系各组分在各相中的分布情况
2 成核期
根据聚合反应速率、及体系中单体液滴、乳胶粒、胶束数量的变化情况,可将乳液聚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乳胶粒形成期,或成核期、加速期,直至胶束消失。
第二阶段称恒速期。
第三阶段称降速期。
乳液聚合的机理现在还在讨论中,没有定论。从历史上看,乳液聚合机理主要有以下三个:
1,1945年W.D.Harkins提出的胶束理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乳液聚合机理有两种看法,即机械搅拌形成的单体液滴聚合形成粒子以及单体相与水相界面形成粒子。W.D. Harkins担任美国橡胶研究所的所长,在他的组织下,首先实验证明了普通的机械搅拌不可能使油性苯乙烯形成乳液聚合后大小的聚苯乙烯粒子,同时从能量的角度考虑,理论上普通机械搅拌也不可能提供足够文持那么小粒子所需的表面能。其次,他们做了一个将苯乙烯蒸汽通过含引发剂(H2O2)水溶液的实验,发现也可以形成粒径较大的粒子。他们认为苯乙烯蒸汽与水溶液之间不存在界面,因而,界面形成粒子的说法是错误的。同时由于生成的粒子较大,所以,他们得出结论单体液滴形成的粒子粒径一定很大。在此基础上,W.D. Harkins提出了胶束理论,即当乳化剂分子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见表面活性剂)时,则从水相中沉淀出来形成胶束。
图1 聚合过程示意图
W.D. Harkins认为乳液聚合后的粒子是胶束中的单体聚合形成的。聚合过程(见图1)是:在单体相与水相之间存在一个扩散层;胶束进入扩散层,单体分子扩散进入胶束;胶束捕获水相中的自由基聚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年产500吨苯丙乳液车间工艺设计+配方设计+设备装置 第6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