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年产500吨苯丙乳液车间工艺设计+配方设计+设备装置 第7页

更新时间:2016-8-23:  来源:毕业论文
但是,Harkins没有给出其动力学模型,因而,该机理没有引起太多的议论,直到1948年,Smith-Ewart依据Harikins的胶束理论建立了一系列的计算粒子数及聚合动力学模型后,该机理才被广泛讨论,并命名为Harkins胶束成核理论。但是,其原来的说法也被篡改成图2中的说法(也是教科书书中常见的说法),即,取消了界面扩散而代之以单体分子从单体相扩散进入水相,然后,水相中的单体分子扩散进入胶束。这种说法在热力学上是非常有争议的,尤其是象苯乙烯这种难溶性单体,依靠扩散,它在水相中浓度不可能支持粒子中所需的高单体浓度。另外,Smith-Ewart将乳液聚合动力学分成三个阶段,即成核阶段(Interval I)、等速聚合阶段(Interval II)以及减速聚合阶段(Interval III),聚合动力学模型也主要处理等速聚合阶段的动力学问题。但是,现在的实验结果证明,以前认为的等速阶段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聚合过程没有等速过程,而是存在两个最大速度。
  
图2 聚合过程示意图
2,Tsai和Fitch的均相成核机理(又称水相发生机理)。这个机理是在1970年代无皂乳液聚合成功后提出的,因为无皂乳液聚合前,体系中没有传统的乳化剂分子,因而胶束成核机理受到了挑战。他们认为,溶解在水相中的单体分子被同在水相中的引发剂分子引发、聚合形成低聚物,这些低聚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分子链的增长而降低,当达到临界链长时便从水相中沉淀出来形成前驱体(precursor),然后,这些前驱体相互凝聚形成稳定的核。其后,聚合过程完全与胶束成核机理相同。 顺便提一下,由于有了均相成核机理,所以,前面的胶束成核机理又被称作为异相成核机理。
  支持这一机理的唯一实验证据就是光散射结果:在聚合前期,粒子数急剧增加,达到某个峰值后,急剧减少,然后粒子数恒定。
  3,Ni Henmei等2001年提出的(亚)微液滴成核机理。如图4所示,他们认为,所有通过聚合方法得到的微粒子,如乳液聚合、沉淀/分散聚合、悬浮聚合、微乳液聚合等等都是由单体(亚)微液滴中单体聚合形成的。在单体相与水相之间的界面受到扰动,或者溶解在水相中的单体由于温度或其他因素变化的影响,溶解度降低,都可产生单体(亚)微液滴(图4 b,II)。这些单体液滴在通常情况下由于Ostwald成熟效应会再次回到单体相(c,IV),但是,在有预先添加的乳化剂分子或者当时形成的表面活性低聚物存在的情况下,这些液滴会吸附这些分子,或者被这些分子吸收从而得到一定的热力学安定性(d,III)。这时,如果存在短链自由基的话,那么,即可引发单体液滴聚合形成核。单体的传递是依赖于粒子与单体微液滴结合(e,VI),以及粒子与单体相的直接碰撞(V)。另外,该机理还指出,当单体相液滴的粒径减小到界面的扰动不足以产生单体微液滴的情况下,单体液滴可以直接捕获自由基形成粒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年产500吨苯丙乳液车间工艺设计+配方设计+设备装置 第7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