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之所以能发挥解热镇痛药效,源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后,有效成分会抑制人体中环氧化酶的活性,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量减少,从而发挥抗炎,解热,镇痛的功效。人体中的物质常常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前列腺素也一样,在人体中起着多重作用,其中一种作用是保护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当人体中的解热镇痛药发挥功效后,前列腺素的合成受到抑制,前列腺素的减少导致对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减弱,增加了黏膜受损的几率,而这就成为解热镇痛药对人体最大的副作用。
扑热息痛在被人体吸收后的30至60分钟内,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到峰值。那西丁进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在肝脏内的那西丁迅速发生多重化学反应,约70%-80%的那西丁在肝脏内会去乙基,生成对乙酰氨基酚,剩余的20%-30%那西丁则在肝脏内去乙酰基,生成对氨基苯甲醚,生成的对氨基苯甲醚会发生羟化反应,生成可氧化血红蛋白的毒性代谢物。生成的对乙酰氨基酚中,约35%会与硫酸结合,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发挥解热镇痛功效。
扑热息痛解热作用机制:病理条件下,发热激活物刺激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引起使体温固定点升高的PGE合成和释放增加,导致发热。NSAIDs 的解热作用是通过抑制下丘脑COX而阻断PGE合成,使体温调节恢复正常。
扑热息痛镇痛作用机制:疼痛的病理过程均涉及致痛物质缓激肽、PGs的产生和释放增多。另外,PGI2和PGE2可提高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加重疼痛。NSAIDs通过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使PGs合成减少而减轻疼痛。[2]
1.4 扑热息痛制剂
1.4.1 分散片
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ts)是指遇水能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混悬液的非包衣片。[3]分散片是一种结合了片剂易存储、方便运输、性质稳定的优点和液体制剂易口服的优点的新型制剂。陆锦芳等采用湿法制粒制备扑热息痛分散片,该片剂具有服用简便、外表光洁、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该处方的制备工艺是先将对乙酰氨基酚过 100目筛,然后加入可压性淀粉、PV PPXL-10和硫脲,混合均匀后过 80目筛,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加7位QQ324,9114找源文以10%PVP乙醇溶液作黏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制成软才,再过80目筛,将得到的湿颗粒置于 60 ℃中干燥,干颗粒再过筛整粒,然后加入适量 PV PPXL-10、滑石粉和硬脂酸镁,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压片[4]。结果显示,该处方所用的辅料对主药的溶出度和含量测定无影响,且所使用的辅料使得对乙酰氨基酚拥有更好的可压性和流动性,还能促进溶出(10min的溶出度可达 90%以上)。
1.4.2 口腔崩解片
口腔崩解片不需用水或只需少量水就可在口腔中迅速崩解,便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该剂型的开发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有多项专利用于实际生产中。[5]李晓芳等所制备的扑热息痛口腔崩解片是以低取代羟丙基纤文素和微晶纤文素作为崩解剂,采用部分制粒压片工艺制备[6]。所得的扑热息痛口腔崩解片能在40s内在口腔中完全崩解,且片剂含着无砂砾感,口感优良。质量检测结果显示,该片剂的体外溶出度在1 min内可达95%,具有较好的快速释放性能。该处方制备工艺简便,并极大改善了对乙酰氨基酚的流动性,故该处方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关于扑热息痛片中崩解剂选择的实验研究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