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报纸在突发事件中的新闻策划研究 第5页

更新时间:2016-9-11:  来源:毕业论文
   (四)版面容量有限
包括报纸在内的纸质媒体都存在版面容量的问题。一个版面只能容纳一定量的文字和图片,报纸编辑们要在心中反复斟酌新闻稿件的取舍。一般而言,突发事件产生的信息量比较庞大,且读者的关注度高,读者期望媒体呈现的是大量而丰富的突发事件信息。此时,报纸的版面容量可能会稍显不足。在此情况下,报纸一般会选择扩版来增加信息量。目前,《广州日报》日均60版,《南方日报》日均22版,《羊城晚报》日均39版,《京华时报》日均56版,《南方都市报》甚至日均过百版。
从结果看,厚报的出现的确有利于报纸完成对突发事件等信息量较大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知情权。然而报纸也不是越厚越好,其“厚度”取决于收益、成本、广告与受众需求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厚报的高成本增加了其对广告的依赖,不利于报纸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但网络等新媒体则不存在这种矛盾,因为网络媒体通过超文本链接几乎可以实现信息的无限储存,而且几乎不会增加成本。因此,无论报纸如何扩版,其版面容量也无法与网络等新媒体相抗衡。
    (五)传播范围较小
从传播范围来看,除了少数全国性报纸,如《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大多数报纸的发行都是区域性的。《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服务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申江服务导报》服务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新京报》、《京华时报》服务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基本从报纸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发行的范围,不在本地区生活的人一般不便阅读到当地的报纸。而且,从报业经营的角度看,盲目扩大报纸的发行范围也是一种十分冒险的行为,未经谨慎的可行性论证,都是不提倡的。
事实上,当某地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当地的报纸媒体在新闻采集的及时、准确、全面性上拥有巨大的优势,而由于传播范围有限,这些优质的新闻资源却往往难以通过报纸为外界所知, “满腹才华对当空”,新闻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对报纸社会影响力的塑造也产生了一定制约。
(辣)互动性差,反馈不及时
报纸诞生发展于“以传者为中心”的时代,政党报刊时期,各家报纸的主要职责是宣传自己支持的政党的政治思想、反驳对立党派的观点。当时传播学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认为,受众是分散的、均质的个体,在大众传播的强大功效面前,他们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被动接受大众传媒传递的内容,即“魔弹论”、“靶子论”、“皮下注射论”等。现代报业虽极力摆脱政治影响,但其职责被限定在以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告之读者今日发生之事的范围。受众意识的薄弱使报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够重视读者需求,与读者的互动不够,从读者那里得到的反馈也少。报纸的印刷周期和平台限制也决定了报社和读者之间很难建立及时、充分的互动联系,在新媒体诞生前,传受双方之间也没有十分便捷有效的沟通渠道。突发事件牵动着社会上千千万万读者的心,这种互动性差和反馈迟缓不利于报纸了解民意、引导舆论。
其次,报纸的互动性差还体现在报纸的读者与读者之间,这主要是由于读者群中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公共意见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读者们可以就报纸涉及到的公共议题各抒己见,讨论自己关心的问题,寻找自己意见的同盟者,了解他人的观点,也可以为读者了解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提供新路径。
 四、报纸应以新闻策划扬长避短
事实证明,现代媒体在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斯蒂芬·芬克将危机周期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潜伏期,即危机酝酿的量变阶段。在此阶段有危机可能发生的迹象,而媒体的功能就是环境监测与危机预警。第二阶段:爆发期,危机突然爆发并造成破坏性影响,媒体要做好传递信息和引导舆论的工作。第三阶段:持续期,影响还在持续扩大,媒体要负责社会协调与疏导情绪。第四阶段:消退期,危机逐步平息,社会处于反思、修复阶段,媒体的职责在于抚慰心灵和舆论反思。”[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7.]在了解清楚突发事件的阶段性特征后,报纸才能对症下药,做好新闻策划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报纸在突发事件中的新闻策划研究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