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积极主动接近信息的意识
意在行之先,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积极能动地改造世界,报纸的记者、编辑们应具备主动发掘、接近信息的意识。“在当今时代,新闻信息来源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通过记者的新闻敏感,在观察与思考中获得新闻信息;二是从政府、政党、社会团体或其他部门的文稿、简报等材料中获得信息;三是通过公众来信、来稿、来电或者线人提供等方式来获得信息;四是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体来获得信息”。[谢耕耘,曹慎慎,王婷.突发事件报道[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3.]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博客、播客、微博、个人空间、网络相册、DV短片、手机视频等的广泛应用,赋予公众个人较平等的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权力,去中心化的传播格局正在逐渐形成。报纸的信息通讯网络也应与时俱进,覆盖到方方面面的潜在信息来源。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报纸记者不在新闻现场,且来不及赶往现场进行采访、搜集第一手新闻信息,也应积极借助“草根记者”等渠道获得新闻信息。这些来自于普通公众的“草根记者”,利用手中的数码相机、手机等工具记录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真实新闻第一现场资料。从“印尼海啸”到“波士顿爆炸案”,最先发出现场报道的几乎都来自于这些“草根记者”。在新闻策划时,应保证报纸的通讯网络能及时接近并反映这些“草根记者”为公众提供的珍贵资料。
(二)以生动的版面设计再现鲜活的新闻现场
版面设计类似报纸的皮肤,读者在细读报纸的内容之前,版面设计形成了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突发事件的设计风格要结合报纸的自身定位和当期报道内容。在危机爆发期,公众关注度最高,报纸版面通常策划与以往不同的设计以突出社会的异动性、事件的爆发性,如通版等方式,完全打破了报纸平常的版面设计规律,让读者看了第一眼就知道,今天肯定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为达到这种效果,报纸可以大胆尝试大标题和大照片。图文并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还原力,能让读者在视觉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捕捉新闻信息和新闻情感。这种“一题胜千言,一图胜千语”的做法,能够使突发事件的报道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也增强了报纸阅读时的便利性。一般来说,照片应以横图为主,在竖列式为主的版面中加入横列式的元素,可以构成强烈的横竖对比,有效避免了刻板感。汶川地震、日本地震海啸时,不少报纸就采取了这样的设计,在报纸头版上放置了极具震撼力的大幅照片并配以简短而醒目的新闻标题。在色彩的搭配方面,在保证版面整体协调、统一的前提下,也力求大胆、新颖,夺人眼球。
必要时,报纸还可以策划突发事件的特刊。特刊的版面设计可运用线条的变化来达到美化版面的效果。除了抓好深、浅颜色和粗、细程度不同的线条搭配,还可以大胆尝试一些突兀、弯曲的线条,这种方式可以很好体现报纸的个性特征。另外,适当地添加线框,通过这些线框对文字块的包围、装饰,也可达到使版面层次生动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突发事件往往事出突然,留给报纸的反应时间很短。因此,报纸要在平时就备好特刊版式,便于缩短报纸反应时间,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加7位QQ324'9114找源文提高报道的时效性。
(三)有效利用版面资源呈现多层次新闻事实
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关联的复杂性和丰富的层次性,在表层信息下还可挖掘出更深的新闻价值,涉及的面也广,在策划报道时应把握好事件的轻重缓急,做到有条理分层次地叙述、评论。下面以《东方早报》2011年3月12日1~8版关于日本地震的报道为案例进行分析:
头版:一副展现海啸的新闻图片占据了版面左侧3栏的宽度(《东方早报》一般设5栏),图片标题则是通栏的双行黑体大字,版面右侧是简短的4则标题新闻,其中最上方的一则还配有一张图片。在头版的设计中,图片占的篇幅远远多于文字,且文字的表述也非常简明扼要,这样不仅给读者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而且清晰地告诉读者事件的要点所在。
2、3版:大通版,上方还是巨幅新闻图片,下方是3则文字新闻。此时,报纸开始以组合报道的形式具体介绍此次地震的详情。本版新闻:“日本140年来最强震:地壳位移4米,掀起10米巨浪”, “核反应堆气压超标,日本急遣化学特种兵”。
上一页 [1] [2] [3] [4] [5] [6]
报纸在突发事件中的新闻策划研究 第6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