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电子发射与热电子发射的异同及意义浅析及异同 第2页

更新时间:2016-9-25:  来源:毕业论文
引言
步入21世纪大门之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也在一步步走向鼎盛时期。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则是以电子发射理论为基础。由于电子受激发的方式不同电子发射的种类也不同。依据电子受激发方式可将电子发射分为:光电子发射、热电子发射、二次电子发射、场致电子发射等。目前,我们大学生最为熟悉的当属光电子发射,其次是热电子发射。
虽然我们对光电子发射与热电子发射的理论研究目前较为成熟,但还有待进一步加深研究探讨。二者在某些方面即便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二者在诸多方面却有着很大区别。从光电子发射与热电子发射的研究背景到二者发射的微观机制再到二者的意义及发展前景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则主要从二者在电子发射、逸出功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加以比较。同时本文也将给出二者各自特点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最后本文将会给出二者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前景展望。
1. 光电子发射与热电子发射的研究历史
1.1 光电子发射的研究历史
光电子发射早在高中物理教材光电效应这一章节中有所了解。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如金属)内部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使电子的能量足够大而越过物质表面的势垒射出成为光电子,即光生电。光电现象最早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在实验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时偶然发现的,随后,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霍尔瓦斯证实光电子是由于在放电间隙内出现荷电体引起的。1899年,J.J.汤姆孙证实了该荷电体与阴极射线发射的物质是一样的均为电子流。1899年至1902年,勒纳德对光照射到金属上发射电子这一物理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命名此物理现象为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启发性观点》一文中,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加7位QQ324'9114找源文提出能量不是连续发射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并由此提出了光量子理论。此观点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同时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光电效应方程(其中,h 表示普朗克常量,ν 表示入射光的频率)。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在1918年,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精密的定量实验而证实。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设不但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还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2 热电子发射的研究历史
与光电子发射能够同日而语的另一中广为人知的电子发射当属热电子发射。热电子发射又称爱迪生效应,是爱迪生在1883年研究电灯泡时发现的。他在灯泡中靠近灯丝的位置放置了一块金属薄片,当金属薄片由电流计同灯丝电源的正极接通时电流计会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表明有电流从灯丝越过空间到达金属薄片,此即所谓的爱迪生效应。但爱迪生当时并没有搞清楚这一电流的本质是如何产生的。1897年,J.J.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1899年,他又进一步研究了爱迪生效应中越过空间到达金属薄片中的电流是如何产生的,用磁偏法证实了这种电流也是由电子组成的。汤姆孙的研究结果引起了他的另一位年轻学生里查森极大的兴趣,从1900年起理查森就投身于热离子现象的研究,排除艰难困苦后他发现了热电子发射定律,并因此获得了192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3年,杜许曼经计算推导证实了里查森热电子发射定律的正确性。1927年至1928年,泡利和索茉菲将费米-狄拉克量子统计分布运用到金属电子运动中,推导出的热电子发射公式和里查森得出的公式惊人的一致。由此,可以看出里查森热电子发射定律经受主了量子力学理论的考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电子发射与热电子发射的异同及意义浅析及异同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