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这种娱乐性,作者甚至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等进行戏仿,于是就有了《麻辣水浒》、《大话西游》、《水煮三国》、《风月画廊-活剥金瓶梅》。在《风月画廊—活剥金瓶梅》中,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以及吴月娘、应伯爵等这些人物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作者把他们搬到现代社会,他们的身份也顿然大变。西门庆成为嘴脸丑陋的爆发富形象,作为极大财富的拥有者身边自然少不了大批的奉承者。潘金莲投身西门庆成为一个二奶,李瓶儿真心喜欢着西门庆陷入爱河不能自拔,吴月娘追求清静遁入佛门却被西门庆从尼姑庵接出。西门庆的十兄弟如应伯爵等也有了现代职位,并且遍及报社、银行、司法、商业等各个部门,这些人物在现代社会中上演着他们的悲喜剧。此文关于生活、爱情、友情等方面把古典小说人物融入现代热点因素,如官场、商场、情场、金钱、性爱、腐败。像这些戏拟经典的作品普遍是用现代话语把经典的深层意蕴瓦解,增加一些搞笑喜剧情节以此博得大众一笑,文学精神严重淡化。
(二)主旋律色彩淡化,通俗性增强
众所周知,文艺具有自律性和他律性,在建国初期那种高整合低分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文学生产被严重束缚,他律性占主导地位。文学作品按照国家指示进行生产流通,文艺作品的自身审美价值几乎完全忽视。这个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文学作品关注的是思想上的正确导向和伦理上的正面效果。随着工业化、都市化、机械化、技术化的发展,消费主义的渗透,文化的这种主导性日益让位于市场,文学的他律性由国家的主导性转而为市场的主导性。文学作品进入流通市场,那它就和其它商品别无二样,都要受到市场经济原则的制约。在市场经济原则下,市场份额的最大化是书商追求的目标,与此相对应文学作品的流通量、发行量被奉为至上原则。要想求得利益的最大化必然要考虑普遍人群的审美趣味,这个时候市场中间人的作用就不容小觑了。他们作为连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纽带,控制着整个文艺作品的生产,他们最了解社会普通大众的需求,生产什么最能引起社会广大民众的趣味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他们再清楚不过了。在这种情况下文人的生产主体地位已不是那么纯粹了,由已往的唯一生产者降为一个合作者的身份。精神的自由要以必要的物质为前题,物质的匮乏必然带来思想自由的丧失。说的严重一点,在市场经济原则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环境下,文人的生产已有来样加工的意味。
迎合普通大众的娱乐性、消遣性,获得最大发行量,成为受消费主义影响的文人创作的重要导向。“通往文学的不朽道路要经历畅销书这一关。”[4]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一些普通作家的身上,就是在过去被奉为精英文化人中也有体现,例如贾平凹、池莉等作家。从最近阶段发行量火爆的体现娱乐性、消遣性远离严肃主体、正面思想导向性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这一趋势。像《梦回大清》、《蜗居》、《步步惊心》、《后宫甄嬛传》、《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些小说不是结合现代社会热点问题就是抓住处于消费主义浪潮中人们的消遣心里,在市场上获得了较大占有额,有的甚至搬上荧频后还有较大收视率。反之,那些体现严肃主题,具有思想性、意蕴性的作品却受不到大众的青睐,因此在市场流通上举步文艰。生产生产着消费,消费消费着生产,市场流通不畅必然导致生产的锐缩,这样那些体现主旋律、严肃主体的作品的处境便更为艰难了。
文学作品如此,其它艺术作品也是同样命运。有些艺术门类在消费主义语境下、市场经济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实现市场交换的便生命旺盛,例如书画作家、器乐演奏家。而有些传统艺术,因为难以实现市场兑换就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比如传统戏曲艺术,由于失去广大观众而日渐萎缩。特别明显体现这一规律的莫过于电影艺术了,它从导演、演员到投资,票房、无不把票房最大化视为重要目标,包括冯小刚、张艺谋、谢晋这样的大导演。从《大碗》、《甲方乙方》、《夜宴》到《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十面埋伏》、《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等,这些电影中关于严肃性、教育意义、革命性的主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虚假的英雄、帝王将相、情人、腐败的主题。就连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的书画作品在消费主义语境下,也沾染了许多商业色彩,开始追求浮华、浓妆艳抹、错彩镂金,那种芙蓉出水、清新淡雅的格调已无法满足消费主义语境下大众消遣刺激的要求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消费主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