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另一方面说,诗人笔下所塑造的一系列实体母亲形象都是传统的女性,同样的相夫教子,温婉慈祥,在苦难的岁月里努力文持生计,尽力为孩子们创造出一片安宁的净土,不断地影响着诗人自身的成长。但是,我们也能从中读出这样一种冲突,母亲为母性、母爱牺牲了太多属于自己——一个女人,所应该具有的独立意识与自由空间,而这是否恰恰与男权社会所倡导的贤良的母亲形象以及中国传统社会所存在的“母亲神化”现象相吻合呢?诗歌中母亲的形象是男性眼中的母亲形象,是母亲无意识地为了符合千百年来男权文化的要求放弃自身性别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母亲形象,而不是母亲作为女性这一群体所应该具有的正确的价值取向。这种矛盾,使得舒婷在书写母亲之歌时无可避免地形成了局限。
其次是象征性的母亲形象。诗人真挚地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祖国与人民大众深切结合在一起,从祖国母亲形象以及一系列以“土地”为代表的母亲形象中书写出了许多在个体母亲与祖国母亲、小我与大我之间不断交融升华的佳作。诗人自身与母亲的个体情感逐渐上升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与反思。从中无不包含着舒婷对祖国母亲这一伟大形象的热爱和对于祖国繁荣富强的期盼。
谈到祖国母亲的形象,不得不提起诗人的另一首诗作《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诗人写祖国不是从祖国大好河山中的一景隐射祖国的辽阔,也没有像某些诗作那样赋予祖国以“神话式”的颂扬,而是从祖国所经历过的贫穷、落魄中一一落笔,从一个别致的写实角度,描绘祖国母亲曾经的模样。但这并不是诗人所要展现的主题。舒婷所要表达的是对于祖国母亲美好未来的期望以及自己作为祖国的一分子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我”见证过祖国的贫苦与落后,想肩负起建设美好祖国的重担,将为实现千百年来的梦想付出自己的力量。诗歌的格调逐渐由低沉到高亢,由沉迷的痛苦转为欢欣的希望。诗人在诗中用“十亿分之一”、“九百辣十万平方的总和”等数字,清晰地表现了祖国母亲与“我”之间的不可分割,同时将我与祖国的关系比作了“分子”与“分母”,使得“小我”与“大我”,“自我”与“人民大众”融为了一体,难以割舍。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诗人以一片赤子之心,表达出了对祖国母亲强烈的责任感,而于诗人自己,也正是祖国母亲才教会了她从“迷惘”、“深思”走向“沸腾”,这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成长。
舒婷不仅善于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而其基于对土地的热忱创作出来的诗作也让人为之动容。土地,是人类的物质源泉。舒婷笔下象征着母亲形象的“土地”意象则具有多重意义。土地,在我们的脚下,首先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厚实,沉默,以及一定意义上的安全感,同时它也以一种根基性的形象奠定在我们的心中。
上一页 [1] [2] [3] [4]
舒婷毕业论文_舒婷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