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笑话
笑话多半是源于乡民们插科打诨的谈笑。鲇鱼山乡的笑话也有很多,但是大多是以顺口溜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收集到的笑话有6则,《偷鸡贼》便是其中一则。《偷鸡贼》的内容是:一群人围成圈看热闹,外圈人都不知道是咋啦。挤进去才晓得是苕在骂街。只听苕在那脸红脖子粗地喊:“妈个屄,谁家偷俺老母鸡,昨个数七个,今个数三对打一。”
从这则笑话可以明显看出,这些笑话的语言以及内容都很浅白,甚至有的语言很粗俗,但是这些也恰好地保存了这些笑话的原汁原味。
(辣)寓言
鲇鱼山乡的民间传统故事有很多,大部分带有说教的色彩。大人讲述这些故事一般都带有教育、告诫的意味。由于搜集的范围尚不够广泛,本次搜集到的寓言数量很少,只有《想死你这卖罐子的》这一篇。这个故事中婆婆的原话“想死你这买罐子的”已经流传成为鲇鱼山乡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讽刺有些人做梦想好事。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故事也涉及到一种语言现象——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的歇后语是怎样形成的。
同样涉及到语言现象的故事还有《王霁初卖稞——玩戏》,这是个在商城县范围内流传的以具体人物为主题的歇后语,但是这个故事并不是寓言。
(七)红色故事的缺失
鲇鱼山乡所在的商城县是红区,抗战年代也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地域内也保存着大量的红色旅游景点,但是该地的红色故事很少,笔者搜集整理到的红色故事数量为零。我的理解是:商城人民在抗日、三年灾荒、十年“文革”中饱受苦难折磨,连最基础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没有办法保证,就更无暇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了。并且,有过这些战争年代经历的老人大多都已逝世,这些故事在当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鲜有流传。
二、鲇鱼山乡民间传统故事的流传形式
民间传统故事一般是以口头形式而流传的,长期以来,它们以散体的方式流布在人们的口中。鲇鱼山乡文化较为落后,文人著述空白,只是解放后一些文化工作者给予少量关注,以简单的文字形式留存下来寥寥数个片段。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
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加7位QQ324~9114找原文
(一)口头流传依然是最基本的流传方式
钟敬文认为:“民间文学……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3]刘守华明确指出:“按照一般文艺学理论,民间故事属于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者集体的口头创作,它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时代相承。”[][4]由此可以看出,口耳相传是民间故事的最基本的流传方式。鲇鱼山乡的民间传统故事基本上都是在口头讲述中流传的。在日常生活中,或简或详,口耳相传,通过记忆而留存,通过讲述而流传。
(二)有心人的少量记录
上一页 [1] [2] [3] [4]
鲇鱼山乡民间传统故事调查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