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浅析灾难性新闻的媒体报道视角研究 第2页

更新时间:2016-10-9:  来源:毕业论文
灾难性新闻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灾害性质的自然现象或人为的危害性大,影响性大的社会事件。近年来各种灾难性事件的频频发生,它成了人类生活中无法妥协的危机。视角,顾名思义,指人类的视野与角度。人类所观察到的范围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视角有所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观察到的事物的表述方式也会不同。媒体的视角,与普通视角相比,媒体视角要更加开阔,她通过镜头拍摄新近发生的事情,客观地描述发生的事实。
灾难性新闻的媒体视角是指对灾难事件的发生从主观或是客观方面的报道,其中包括灾难形成的原因、民众的抗灾、救灾、对灾难发生责任的追究以及经验和教训等。本文来自辣*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751com.cn 加7位QQ324~9114找原文因此,在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中除了要注意灾难性新闻一些新鲜性、即时性、接近性等基本新闻的特点外,还应考虑到灾难性新闻的不确定性、影响性和后续性等特点。
为了做好灾难性事件的预防和后续工作,媒体的报道视角具有一定的影响性,为了社会的安定发展,新闻媒体担负着预警、提示、引导等工作。
一、灾难性新闻的媒体报道视角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灾难性新闻的媒体报道视角的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分三个阶段来阐述:
(一)灾难不是新闻,赈灾才是新闻
新闻与政治、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社会意识形态下形成的新闻,自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与制约,一定的政治手段需要将新闻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提升新闻的政治地位。自从1957年反右扩大以后,报纸的宣传理念基本上将关于揭露各种阴暗以及批评的报道排除,只注重对积极向上的事情进行报道。这样之后,新闻媒体的报道呈现出各种积极向上的局面,灾难事件被列为报道的禁地。认为灾难性事件危害社会安定,给国家造成不稳定因素。媒体在这一时期只注重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赈灾情况的报道,回避灾难带来的损失。唐山大地震的报道就是当时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典型例子。在1976年7 月 28 日凌晨, 河北唐山发生了7.8 级大地震,造成20多万人死亡,16余万人受重伤。但是第二天各个报纸大多采用新华社发放的统一电讯稿刊登在报纸上,从国家领导人这个视角出发,报道灾区人民是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抗灾救灾,以及大篇幅宣传人民大众是如何用百折不挠,公而忘私的精神抵抗灾难带来的困难与痛苦,对人们最关心的人身伤亡与经济损失的情况只字不提,直到地震过去三年后,唐山地震的具体死亡人数才公布于众。
这与当时新闻媒体坚持的“灾害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报道理念是紧密相关的,它主要注重灾难发生后政府与民众在灾难中的抗灾成绩,忽略了灾情本身,肯定人的奋勇战斗精神。这是当时新闻界报道遵从的一项新闻纪律 ,这一理念是被当时政治强制手段所迫。记者便不得不以歌颂为总体基调,采取中庸之道,歌颂民族、阶级、政党,批判与之矛盾的对象。总体为了宣扬阶级与政党在灾难中发挥文护人民利益的作用。
当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对新闻媒体采取的政策是要求掩盖新闻,树立新中国政府治理和平安定的局面。为了响应当时的“报喜不报忧的政策”,当灾难发生时,新闻媒体尽量地避免让灾难性事件出现在人民大众的眼前,隐藏报道,从灾难发生之后国家领导对灾区的慰问与对灾区人民的关心这个视角进行着重报道。
这一时期的媒体报道视角以政府为中心,偏重政府对灾难性事件的救灾,关心慰问的报道,而不是关注灾难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等这些灾难的本身。这便是新中国时期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的选择性报道视角,一味地迎合政府,致使新闻报道违背新闻规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浅析灾难性新闻的媒体报道视角研究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751com.cn 辣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